嗣音的意思、嗣音的詳細解釋
嗣音的解釋
(1).保持音信。《詩·鄭風·子衿》:“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鄭玄 箋:“嗣,續也。女曾不傳聲問我,以恩責其忘己。” 朱熹 集傳:“嗣音,繼續其聲聞也。”
(2).指連續傳寄的音信。 宋 曾鞏 《送錢生》詩:“去矣善自立,毋使嗣音稀。”
(3).謂繼承前人的事業,如響應聲。 清 陳鳣 《對策·文選》:“ 唐 宋 元 明 ,各有沿襲; 班 揚 張 左 ,孰可嗣音?” 嚴複 《<古今文鈔>序》:“三十年以往,吾國之古文辭,殆無嗣音者矣。”
詞語分解
- 嗣的解釋 嗣 ì 接續,繼承:嗣後(以後)。嗣歲(來年)。嗣響(繼承前人之業,如回聲之相應)。嗣徽(繼承先人的美德、聲譽)。 子孫:後嗣。嗣子。 筆畫數:; 部首:口; 筆順編號:
- 音的解釋 音 ī 聲,亦特指有節奏的聲:聲音。音樂(?)。音律。音色。音量。音區。音韻。音像。音容(聲音、容貌)。弦外之音。 信息,消息:音信。佳音。音訊。 筆畫數:; 部首:音;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嗣音”是一個源自古典文獻的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
1.保持音信
出自《詩經·鄭風·子衿》:“縱我不往,子甯不嗣音?”
- 鄭玄注解為“嗣,續也”,指對方未主動傳遞消息,暗含責備之意;
- 朱熹進一步解釋為“繼續其聲聞”,強調音訊的延續性。
2.連續傳寄的音信
宋代曾鞏在《送錢生》詩中寫道:“去矣善自立,毋使嗣音稀”,表達對友人保持聯繫的期望。
3.繼承前人的事業
清代陳鳣在《對策·文選》中提及“班揚張左,孰可嗣音?”,比喻像回聲響應一樣傳承文化或學術。嚴複亦用此詞感慨古文辭傳統的衰落。
該詞既可指具體的音訊往來,也可引申為文化、事業的傳承,常見于古典詩文。現代使用較少,多用于文學或學術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二
《嗣音》這個詞的意思
《嗣音》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指繼承先人的聲音或傳承的音樂。該詞常被用于描述弘揚文化傳統或延續家族音樂藝術的行為和活動。
拆分部首和筆畫
《嗣音》詞的部首是口,總共有15個筆畫。
來源與繁體
《嗣音》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文化。在中國古代社會中,嗣音常常指代家族中繼承祖輩音樂技藝的後代,并将這些技藝傳承下去。在繁體字中,《嗣音》的寫法為「嗣音」,與簡體字寫法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字形和現代有所不同。按照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字形更加象形,如《嗣音》一詞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差異。然而,由于古代字形的改變,具體的古時候漢字寫法需要進一步的調查和研究。
例句
以下是幾個使用《嗣音》的例句:
1. 傳承家族的嗣音是維護家族血脈和文化傳統的關鍵。
2. 這位年輕藝術家用他的嗣音将傳統音樂注入了現代流行音樂中。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
嗣傳、繼嗣、嗣後、嗣子、嗣位、嗣親
近義詞:
繼承、傳承、淵源、傳統、血脈
反義詞:
失傳、斷絕、絕音、衰退、廢棄
以上是關于《嗣音》這個詞的解釋,包括其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