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泗水 和 洙水 的并稱。 孔子 教弟子于 泗 洙 之間,因以指其設教之所。 元 周伯琦 《八月六日丁亥釋奠孔子廟三十韻》:“歷歷由 沂 汶 ,行行望 泗 洙 。”
“泗洙”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和文化背景如下:
“泗洙”指中國山東省的兩條河流——泗水和洙水的并稱。其中:
該詞常被用來代指孔子設教傳道之地。據記載,孔子曾在泗水與洙水之間的區域(今山東曲阜一帶)教授弟子,因此“泗洙”成為儒家教育聖地的象征。例如元代周伯琦的詩句“曆曆由沂汶,行行望泗洙”,便以地理名稱暗喻對儒家文化的追慕。
如需更詳細的地理變遷或文獻引用,可參考曆史典籍或地方志資料。
泗洙(sì zhū)是一個漢字詞彙,拆分部首為“水”和“屬”。泗洙這個詞在古代中國有不同的含義和用法。
泗洙的首字部首為“水”,它表示與水相關。次字的部首是“屬”,表示與土地、田園等有關。根據拆分後的部首和筆畫,這個詞的意義可以推測和聯想到與水和土地有關的事物。
泗洙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荀子·射蒙》一文中,并且在《爾雅》、《說文解字》和《康熙字典》等許多古代字典中都有記載。它屬于古代文化遺産,在中國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繁體字中,“泗洙”這個詞的寫法與簡體字相似,沒有明顯的差異。
在古代,漢字的形态和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然而,在考古學和出土文獻中發現的古代銘文和文物中,泗洙這個詞的古代形态與今天的寫法相似,沒有大的變化。
1. 泗洙之地,萬物之萌芽。 2. 泗洙存水,方能有豐收。
1. 水泗:指水之源泉。 2. 屬地:指某個地方或領域。
1.源泉:指水的發源地。 2. 田園:指農田或鄉村。
幹旱:指土地缺乏水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