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後遂以“棣華”喻兄弟,“連棣”指結為兄弟,結成至親。
“連棣”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與《詩經》中的典故密切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1. 詞源與典故
“連棣”源自《詩經·小雅·常棣》中的詩句:“常棣之華,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詩中用“常棣”(即棠棣花)比喻兄弟情誼,後以“棣華”代指兄弟,“連棣”則引申為結拜兄弟或結成至親關系。
2. 詞義解析
3. 用法與延伸
該詞多用于文學或傳統語境中,例如描述異姓結拜(如“桃園三結義”),或比喻人際關系的緊密聯結()。
其他說明:
“棣”字在古漢語中常與兄弟關聯,如“棣鄂”“棣友”均指兄弟友愛;現代漢語中“連棣”較少使用,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連棣》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一種古代的樹木,也指連着開花和結實的情況。
《連棣》的部首是木字旁,筆畫總數為11畫。
《連棣》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史記·秦本紀》中的記載:“下車審樹,樹名連棣,木葉如棣。” 這裡提到的“連棣”指的就是一種樹木。
《連棣》的繁體字為「連棣」。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連棣」的寫法可能會略有不同。例如,在漢朝時期,「連棣」的寫法可能會添加一點聲符「丁」在「棣」字的上方,形成「棣丁」的結構。
1. 這片樹林裡有一棵連棣,花開得十分絢爛。
2. 這個蘋果樹連棣開花,結了很多水靈的果實。
連續、連累、連環、連鎖、棣棠、連聚等。
水棠、棠花、棣花。
枯萎、凋謝。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