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梧的意思、抵梧的詳細解釋
抵梧的解釋
[conflict;contradict] 抵觸;矛盾
至于采經摭傳,分散數家之事,甚多疏略,或有抵梧。——《漢書·司馬遷傳》
詳細解釋
亦作“ 抵捂 ”。抵牾。謂不相一緻。《漢書·司馬遷傳贊》:“至於采經摭傳,分散數家之事,甚多疏略,或有抵梧。” 顔師古 注引 如淳 曰:“梧,讀曰‘迕’,相觸迕也。” 南朝 宋 裴駰 《<史記集解>序》引作“抵捂”。 清 李鬥 《揚州畫舫錄·虹橋錄上》:“﹝ 汪啟淑 ﹞持論與 汪中 多所抵捂,拂衣而去。”
詞語分解
- 抵的解釋 抵 ǐ 擋,拒,用力對撐着:抵擋。抵制。抵抗。抵賴。 頂撞,沖突,矛盾:抵觸。 代替,相當,頂替:抵押。抵償。抵充。抵還(俷 )。 到達:抵京。抵臨。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 梧的解釋 梧 ú 〔梧桐〕落葉喬木。木質輕而堅韌,可制樂器和各種器具,種子可食,亦可榨油。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抵梧”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
基本含義
“抵梧”讀作dǐ wú,意為抵觸、矛盾,表示事物或觀點之間的不一緻或沖突。例如《漢書·司馬遷傳》中提到:“甚多疏略,或有抵梧”,即指内容存在矛盾或不協調之處。
-
同義詞與異體字
- 該詞也寫作“抵牾”或“抵捂”,三者含義相同。
- 據如淳注解,“梧”在此處通“迕”(wǔ),表示“相觸迕”。
-
來源與經典用例
該詞最早見于《漢書》,用于描述文獻記載中的矛盾疏漏,如“分散數家之事,甚多疏略,或有抵梧”。後世多用于學術或古籍讨論中,指邏輯或内容的不一緻。
-
結構與讀音
- 字形結構均為左右結構(“抵”與“梧”均為左右形聲字)。
- 注意“梧”在此詞中不讀常見音wú,而是通假為“迕”(wǔ),需結合語境判斷。
-
現代使用場景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出現在文言文分析或曆史文獻研究中,需注意與“抵達梧桐”(字面組合)等無關含義區分(注:的“四字成語”解釋與其他權威來源矛盾,可能為誤釋)。
“抵梧”是表“矛盾、抵觸”的文言詞彙,需結合古籍語境理解,避免與字面組合混淆。
網絡擴展解釋二
抵梧這個詞是指鳳梧樹。它是一個四字詞,拆分的部首是木和白,總共有10個筆畫。抵梧一詞來源于古代文獻《山海經》,形容鳳凰飛到梧桐樹上栖息。在繁體字中,抵梧的寫法和簡體字一樣。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相比略有不同,但在抵梧這個詞上并沒有明顯變化。下面是幾個關于抵梧的例句:
1. 鳳凰抵梧,吉祥之象。
2. 抵梧栖息,象征着和平與繁榮。
3. 小溪旁邊有一棵鳳梧樹,吸引了許多鳥兒抵梧。
與抵梧相關的組詞有鳳梧、梧桐、鳳凰等。鳳梧和抵梧是同義詞,都指的是鳳梧樹。梧桐也是另一種植物,與鳳梧相似,但不完全相同。鳳凰是抵梧樹上常見的動物,形象獨特。抵梧的反義詞沒有特定的詞彙,可以根據語境進行選擇。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需進一步了解,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