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丁蘭的意思、丁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丁蘭的解釋

漢 人。相傳少喪父母,及長,刻木像,事之如生。後用以指代孝子。 漢 應劭 《風俗通·愆禮·九江太守武陵陳子威》:“世間共傳 丁蘭 剋木而事之,今此之事,豈不是似。” 三國 魏 曹植 《靈芝篇》:“ 丁蘭 少失母,自傷早孤煢。刻木當嚴親,朝夕緻三牲。” 元 武漢臣 《老生兒》第三折:“你個擇鄰的 孟母 ,休打這刻木的 丁蘭 。” 清 顧炎武 《為丁貢士亡考衢州君生日作》詩:“欲向舊京傳孝友,當時誰得似 丁蘭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丁蘭”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一、指代孝子的典故(主流含義)

  1. 曆史人物原型
    丁蘭是漢代孝子,據《豐縣志》記載,他自幼喪母,成年後用木頭雕刻母親形象侍奉,每日供奉如生母在世。這一行為被收錄于《二十四孝》故事,成為孝道典範。

  2. 文學化引申
    在詩詞中常以“丁蘭”象征孝子,例如:

    • 曹植《靈芝篇》:“丁蘭少失母,自傷早孤茕。刻木當嚴親,朝夕緻三牲。”
    • 元代戲曲《老生兒》用“刻木的丁蘭”比喻孝行。

二、形容草木茂盛(較少見用法)

部分詞典提到“丁蘭”可拆解為“丁”(小草)和“蘭”(蘭花),形容植被繁茂的景象,如“岸芷丁蘭,郁郁青青”。但此用法在古籍中用例較少,可能與“汀蘭”(水邊蘭花)混淆有關。


補充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丁蘭(dīng lán)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它的拆分部首是“丿”和“木”,其中“丿”是“丈”字的變體,表示一種尺度的概念。而“木”則代表了木頭或樹木。 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模糊,可能與植物或花草有關。目前并沒有明确的定義或翻譯。在繁體字中,丁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丁蘭可能是用其他字作為偏旁填充而形成的,因此它的具體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關于丁蘭的例句: 1. 她的家裡擺滿了各式各樣的丁蘭盆景。 2. 這種花的花瓣呈現出丁蘭色,非常美麗。 丁蘭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目前無法确定,因為它是一個比較獨特且不常見的詞語。希望上述信息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