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心胸狹隘。 唐 陸贽 《請還田緒所寄撰碑文馬絹狀》:“今 田緒 尚幹宸嚴,請頌遺愛,微臣隘跼,實憤于心。”
“隘跼”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文言詞彙,其含義可從單字拆解并結合古文用法分析:
“隘”(ài)的含義:
“跼”(jú)的含義:
“隘跼”的合成意義:
注意: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若您是在古籍中遇到,建議結合具體上下文進一步分析。例如,若描述山路險狹可用“隘”,疊加“跼”則可能強調行走時的蜷縮難行狀态。
隘跼(ài jú)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部首是“隘”(ài),右邊是“跼”(jú)。
部首是“隘”(ài),部首意思是狹窄。隘的總筆畫數是11個。
“隘跼”一詞起源于《論語·顔淵篇》。隘跼的意思是指雙腳并攏向裡收縮,不敢邁出,形容猶豫不決、畏縮不前的狀态。
“隘跼”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隘踘」。
古代漢字的寫法會有一些變化,但隘跼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與現代漢字基本相同,沒有太大的差異。
1. 他在關鍵時刻隘跼不前,錯失了一個良機。
2. 面對挑戰,我們不能隘跼不前,應該勇往直前。
組詞:隘閡、隘路、跼踦、跼峭。
近義詞:猶豫、畏縮、退縮、膽怯。
反義詞:果敢、勇往直前、無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