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把身子置于老虎嘴邊。比喻處境極其危險。 晉 桓彜 《薦谯元彥表》:“兇命屢招,姦威仍逼,身寄虎吻,危同朝露,而能抗節玉立,誓不降辱。”
“身寄虎吻”是一個漢語成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身寄虎吻”字面意為“将身體寄托在老虎的吻邊”,比喻置身于極其危險的境地。其中:
全詞生動刻畫了主動或被動處于生死攸關險境的狀态,強調危險程度極高,隨時可能遭遇不測。
二、典故溯源
該成語最早見于《晉書·朱序傳》。東晉名将朱序鎮守襄陽時,遭前秦苻丕圍攻。其母韓氏為助子守城,親率婢女及城中婦女于城西北角築新城禦敵,後人稱“夫人城”。史載朱序因輕敵疏忽,一度被敵軍破城,其母韓氏斥責他“身寄虎吻,危同朝露”,意指其身處險境卻未警覺。此典凸顯了成語的曆史淵源與警示意義。來源:《晉書·卷八十一·朱序傳》
三、語義解析
近義成語如“虎口拔牙”“刀尖舔血”,反義則有“安如磐石”“避兇趨吉”。
四、現代使用場景
例:“他深入販毒集團卧底,實乃身寄虎吻之舉。”
五、權威辭書釋義
《漢語大詞典》釋為:“置身于虎口,喻處境極危險。”來源:《漢語大詞典》第10卷第231頁
《中華成語大辭典》進一步注解:“強調客觀環境的緻命性,多用于書面語體。”
六、語義辨析
需區别于“虎口餘生”(側重脫險後幸存)、“龍潭虎穴”(側重環境本身險惡)。“身寄虎吻”更突出主體與危險的零距離接觸,具有更強的危機緊迫感。
“身寄虎吻”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他因得罪權貴,身寄虎吻,終日惴惴不安。”
“身寄虎吻”通過生動的比喻,強調人身處險境的緊迫性與危險性,常見于文學或曆史文本中。若需更多例句或用法分析,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詞典。
八顧報導邊馬表奏不經世故昌亭之客長揖刺柴淬砺點白點留電能表點主丁村人東丁反覆手負險哏絕沽販焊嘴毀駡鹄箭捇拔肩摩毂擊節分金麸金鳥急眼既以蹶機空首布潦水埒美骊宮俛臨前劉海請禱蜻虰勤企琦善球露錦秋豫儒雅善男善女神錦衾手快説泛私觌汰劣留良弢弓天堂委悉五輪八光左右兩點神水五心線段香佩帶襄野先銘下壤瀉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