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綠肥的意思、綠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綠肥的解釋

[green manure;green-manure crop] 一種當植株還是綠色狀态時就耕翻下去,在地裡發酵,用以培肥土壤的草本作物(如苜蓿)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綠肥是農業生産中的專業術語,指将特定植物直接翻壓入土壤中,或經漚制後作為肥料使用的綠色植物體。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三點:

  1. 植物來源與用途

    綠肥來源于人工栽培或野生的新鮮綠色植物體,主要功能是為土壤提供有機質和養分。常見綠肥作物包括紫雲英、苜蓿、田菁等豆科植物(固氮能力強),以及油菜、黑麥草等非豆科植物。這些植物生長迅速,生物量大,翻壓後能顯著改善土壤結構。

  2. 生态效益與作用機制

    綠肥通過根系分解增加土壤腐殖質,促進微生物活動,提升土壤保水保肥能力。豆科綠肥還可通過根瘤菌固定空氣中的氮素,減少化肥使用。例如,《中國農業百科全書》指出,紫雲英每畝可固氮5-8公斤,相當于11-17公斤尿素。

  3. 曆史與應用分類

    我國綠肥利用可追溯至西周時期,《詩經》中已有刈草肥田的記載。按種植方式可分為專用綠肥(如紫雲英專作肥料)和兼用綠肥(如蠶豆收獲後稭稈還田);按生長季節則分冬季綠肥(如箭筈豌豆)與夏季綠肥(如田菁)。

權威來源參考: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百科全書·農作物卷》. 農業出版社, 1991.
  3. 南京農業大學.《綠肥作物生産與利用技術》.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18.

網絡擴展解釋

綠肥是一種通過種植特定植物并将其綠色部分翻壓入土壤中作為肥料的有機肥源,具有改善土壤結構和提供養分的雙重作用。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基本概念

綠肥指将綠色植物體(如莖葉)在未完全成熟時直接翻埋或堆漚後施入土壤的肥料。其核心特點在于“綠色狀态時利用”,常見種類包括豆科植物(如紫雲英、苕子、三葉草)和非豆科植物(如黑麥草)。

二、主要作用

  1. 土壤改良

    • 增加有機質:每千公斤鮮草可提供約6.3公斤氮、1.3公斤磷、5公斤鉀,并促進腐殖酸生成,調節土壤酸堿度。
    • 改善結構:分解後增強土壤透氣性和保水性,減少侵蝕。
  2. 養分供給

    • 豆科綠肥通過根瘤菌固定大氣氮,使後續作物可利用其40-60%的氮含量。
    • 釋放中微量元素(鈣、鎂、硫等),平衡土壤營養。
  3. 生态效益

    • 抑制雜草生長,減少化肥依賴,適用于有機農業與傳統農業。

三、應用優勢

四、使用注意事項

需合理翻壓時間(通常在開花初期),避免分解過程中與作物争奪養分。在南方濕潤地區效果更顯著,因腐爛速度快。

如需了解具體種植技術或更多綠肥品種,可參考、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隘隘亨亨搬唆卑亵草帖茶杯钗珥乘踐楚妃歎翠藍堤工動人心魄對調杜園筍豐條撫己隔日股分寒姿還童滑翔運動回扣将軍柱交給掘閱克膚狂鬧兩甄料敵制勝林霭魯道馬軍馬蛭沒颠沒倒搦劄噴氣發動機钤山遣聲歧路青牛翁奇珍瑞物喪身失節升侑舍壽帥爾屬賴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綏綏太帝燙手鐵路局托居唾涕枉突徙薪五風鹹頀顯陵閑窕銷解諧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