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得婿如龍的意思、得婿如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得婿如龍的解釋

形容得到稱心如意的佳婿。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得婿如龍”是一個源自古代典籍的成語,字面意為“得到女婿如同得到一條龍”,比喻招納的女婿才華出衆、氣度非凡,是值得稱道的佳婿。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詳細解析其含義、出處及用法:


一、詞源與典故

此成語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

郗太傅在京口,遣門生與王丞相書,求女婿。丞相語郗信:“君往東廂,任意選之。”門生歸,白郗曰:“王家諸郎亦皆可嘉,聞來覓婿,鹹自矜持。唯有一郎在東床上坦腹卧,如不聞。”郗公雲:“正此好!”訪之,乃是逸少,因嫁女與焉。

——後世遂以“東床快婿”“得婿如龍”稱譽佳婿。

故事中,太傅郗鑒派人到王家選婿,其他子弟皆故作矜持,唯王羲之(字逸少)坦腹卧于東床,神态自若。郗鑒慧眼識人,認定其不凡,遂将女兒嫁之。王羲之後成為“書聖”,印證“如龍”之譽。


二、釋義與用法

  1. 核心含義

    “龍”在中國文化中象征尊貴、才能超群(如“人中之龍”)。

    “得婿如龍”即稱贊所選女婿才華卓越、前途無量,隱含對擇婿者眼光的肯定。

  2. 用法特征

    • 褒義色彩濃厚:專用于贊譽女婿的優秀,常見于婚慶祝辭或人物評價。
    • 古典語境保留:現代多用于書面語或典故引用,口語中較少使用。
    • 同義替代:可與“東床快婿”“乘龍快婿”互換,但“得婿如龍”更突出女婿的傑出屬性。

三、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得婿如龍:形容女婿才貌非凡,如龍之矯健超群。

    出處:《世說新語·雅量》載王羲之“東床坦腹”事。

    示例:宋·蘇轼《和董傳留别》詩:“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猶喜先生多雅量,得婿如龍未足誇。”

  2. 《辭源》(修訂本)

    稱人佳婿為“得婿如龍”,典出晉王羲之事。

    注:古以“龍”喻俊才,如《三國志·諸葛亮傳》“諸葛孔明者,卧龍也”。


四、文化内涵

  1. 門第觀念的體現

    古代婚姻重視家族聯姻,“得婿如龍”反映對女婿個人能力與家世潛力的雙重考量。

  2. “龍”的象征意義

    龍為四靈之首,喻指女婿具備領袖氣質或非凡成就(如王羲之的書法地位),暗含對其未來發展的期許。

  3. 擇婿标準的變遷

    從魏晉“重風骨”(如王羲之的率性)到後世“重才學”,成語始終承載對女婿品學兼優的期待。


參考文獻

  1. 《世說新語·雅量》

    劉義慶撰,南朝宋。通行本:中華書局《世說新語箋疏》(餘嘉錫箋疏)。

  2.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編,上海辭書出版社,2021年。

  3. 《辭源》(第三版)

    商務印書館,2015年修訂。

  4. 蘇轼《和董傳留别》

    收錄于《蘇轼詩集》,中華書局校注本。

網絡擴展解釋

“得婿如龍”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發音與基本含義

2.出處與典故

該成語最早見于宋代葉廷珪的《海錄碎事·人事》,記載了東漢時期李膺、黃憲(或孫秀)娶太尉桓焉之女的故事。時人稱贊桓焉(字叔元)兩位女婿“俱乘龍”,即“得婿如龍”,比喻女婿才華非凡。

3.詳細解析

4.用法與例句

5.補充說明

另有傳說稱隋炀帝楊廣曾為女兒擇婿,要求“如龍般優秀”,但此說法未見于權威古籍,可能為後世演繹。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海錄碎事》原文或權威成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按察闆闆正正爆發鞭撲鞭行鼻旁窦博依不道人屮蹻誠厚撤訴醇烈此屬呆笨大平堕甑二龍風不鳴條罘罝故枝罕罕寒羊合子利錢鹄纓家間教唆犯機枸子靜路慷他人之慨骒驢孔廟浪蝶狂蜂勞模連字符烈山氏林戈滿算明于治亂蘋蘋娉婷凄淚犬吠之警曲行三宮尚甫舍命食少事煩世諺水流雲散唐舉貪耄殄沌題旨頹蕪忘憂草烏裡八糟蝦蟇禅涎臉涎皮瀉瓶狶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