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宮的意思、三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宮的解釋

(1).古代諸侯夫人之宮。《禮記·祭義》:“及大昕之朝,君皮弁素積,蔔三宮之夫人、世婦之吉者,使入蠶于蠶室。” 鄭玄 注:“諸侯夫人三宮,半王後也。”《穀梁傳·桓公十四年》:“甸粟而納之三宮。” 範甯 注:“三宮,三夫人也。” 楊士勳 疏:“禮,王後六宮,諸侯夫人三宮也。故知三宮是三夫人宮也。”

(2).指後妃之宮。 唐 李憕 《奉和聖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應制》詩:“别館春還淑氣催,三宮路轉鳳凰臺。”

(3).謂天子、太後、皇後。《漢書·王嘉傳》:“自貢獻宗廟三宮,猶不至此。” 顔師古 注:“三宮,天子、太後、皇後也。” 清 方文 《宋遺民詠·汪大有》:“三宮既北遷,侍衛同驅馳。”

(4).謂明堂、辟雍、靈台。《文選·張衡<東京賦>》:“乃營三宮,布教頒常。” 薛綜 注:“三宮,明堂、辟雍、靈臺。” 漢 李尤 《辟雍賦》:“太學既崇,三宮既章,靈臺司天,群曜彌光。” 唐 武則天 《明堂樂章·迎送王公》:“載延百辟,爰集三宮。”參見“ 三雍 ”。

(5).指紫微、太微、文昌三星座。《楚辭·遠遊》“後文昌使掌行兮” 漢 王逸 注:“天有三宮,謂紫宮、太微、文昌也。” 唐 楊炯 《送劉校書從軍》詩:“天将下三宮,星門召五戎。”

(6).道教謂雙目為絳宮、兩耳為玉堂宮,鼻口為明堂宮。合稱“三宮”。 唐 呂岩 《别詩》之二:“三宮自有迴流法,萬物那無運用方。”《雲笈七籤》卷八二:“遠世棄欲,息役沉光,滌清三宮,凝定九府。”

(7).道教指 西玄山 清靈宮 、 葛衍山 紫陽宮 、 郁絕根山 極真宮 。《雲笈七籤》卷一○五:“三山有三府名曰三宮。 西玄山 為 清靈宮 , 葛衍山 為 紫陽宮 , 鬱絶根山 為 極真宮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三宮”一詞在不同曆史時期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是綜合高權威性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諸侯夫人居所(先秦時期)
    最早見于《禮記》《穀梁傳》,指諸侯國國君三位夫人的宮殿。周代禮制中,王後居六宮,諸侯夫人則居三宮,體現等級差異。

  2. 皇家核心人物(漢代後)
    漢朝起演變為指代皇帝、太後、皇後三人,如《漢書·王嘉傳》記載“三宮”即天子、太後、皇後。這一用法成為後世宮廷文獻中的常見表述。

  3. 後妃宮殿統稱
    唐代後逐漸擴展為泛指皇帝後宮,如李憕詩句“三宮路轉鳳凰台”即指後妃居所。

二、其他延伸含義

三、詞義演變脈絡

時期 主要指代對象 文獻例證
先秦 諸侯三位夫人宮殿 《禮記》《穀梁傳》
漢至南北朝 天子、太後、皇後 《漢書》
唐宋以降 泛指後宮或後妃居所 李憕、方文等詩文

注:道教相關釋義因來源權威性較低,僅作補充參考。如需深入探究具體用法,建議查閱《禮記注疏》《漢書》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宮的意思

《三宮》是一個成語,指的是古代帝王的後宮,分為皇後、貴妃和嫔妃三個等級。這個詞可以引申為三宮六院,也就是後宮中的各種宮殿和院落。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三宮》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宀”和“女”,分别代表着宮殿和女性。筆畫的分别是十畫和三畫。

來源和繁體

《三宮》一詞最早見于《後漢書·班彪傳》,描述的是漢武帝劉徹的後宮。至今在現代漢字中依然保留“三宮六院”的形式。在繁體字中,“宮”字的上部字形略有不同,像個三角形。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些許差别。《三宮》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像個上下兩個部分的曲線,稍微向右傾斜。這種寫法在書法中有獨特的美感。

例句

1. 他是皇帝最寵愛的妃子之一,在三宮六院中地位崇高。

2. 三宮之内,皇後的權勢最大。

組詞

三宮六院、後宮

近義詞

後宮、皇宮、妃嫔宮

反義詞

男宮、外宮、公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