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燈籠褲的意思、燈籠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燈籠褲的解釋

[knicker] 長至膝部,在膝部的褲口邊袢上收裥的肥大褲子,男人或男孩運動時或非正式場合穿用

打高爾夫球時穿的燈籠褲

詳細解釋

一種褲腿肥大而下端縮緊的褲子。《人民文學》1979年第2期:“男的服裝令人想起了 歐洲 古代的牧羊人,那長筒白襪和燈籠褲尤其别具一格。”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燈籠褲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形象化特征的服飾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褲腿寬松、下端收緊,形似燈籠輪廓的褲子”。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商務印書館,2016)的定義,該詞條可拆解為:

  1. 構詞解析

    由“燈籠”+“褲”構成偏正短語,其中“燈籠”作為喻體,生動描繪了褲管蓬松、底部束口的外觀特征,符合漢語中以常見物品比拟形态的造詞規律。

  2. 結構特點

    采用立體剪裁工藝,腰部至膝蓋處呈寬松膨起狀,膝蓋以下逐漸收窄,常見于武術服、舞蹈服等特定場景。清代《服飾考》(中華書局,2003)記載,此類設計最初為滿足騎馬、武術等活動的肢體伸展需求。

  3. 文化演變

    20世紀20年代經由西方時尚改良後,發展為女性運動服飾,褲腿褶皺與束腳設計被《中國服飾文化大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列為“中西服飾交融的典型範例”。現代衍生出牛仔布、絲綢等多種材質變體。

需注意該詞與“馬褲”“哈倫褲”存在細節差異,主要區别在于燈籠褲強調整體廓形的球形膨脹感,且收口位置通常位于腳踝上方。相關釋義可參照《漢語大詞典》網絡修訂版(第12卷,2024)的對比詞條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

燈籠褲是一種現代褲類服裝,其名稱來源于褲型特征。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1. 定義與結構特點 燈籠褲指褲管直筒寬大,褲腳口收緊,上下兩端緊窄,中段松肥,形如燈籠的褲子。腰部通常嵌縫松緊帶或繩索,褲口通過橡筋、攀扣等收緊。

  2. 材質與用途

    • 材質:多采用棉、麻、絲綢或化纖混紡面料,強調柔軟舒適性。
    • 適用場景:傳統上用于運動員、雜技演員練功,現代延伸至高爾夫等運動場合及日常休閑穿搭。
  3. 文化背景與時尚演變 燈籠褲融合了戲劇舞台元素和70年代嬉皮風格,近年因民族風刺繡設計複興,成為文藝青年喜愛的單品。其寬松輪廓既能修飾腿型,又帶有低調樸素的視覺效果。

注:如需完整信息,可參考漢典、愛站小工具等詞典類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便郡駁回餔麋鸱義籌筆仇由箠掠酢敗地角天涯堤障罰惡廢放烽子綱紀仆敢怕高飛遠翔拱揖指麾鶴伴橫放兼收并錄己饑己溺進德晶毳飯金人之箴冏卿九經馗廚老俵利改稅理窟買活馬蘭闵亂思治蜺字漰濞蓬萊池匹亞謙托前知青過于藍親嘴秋麥杞梓之林日曆揉制睿曲色迷穑養沙徼十番石磨失誤受虧塗層托養翫日愒月葦席向義骁犷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