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橫放的意思、橫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橫放的解釋

(1).橫行放肆。《三國志·吳志·孫和何姬傳》:“ 吳 末昏亂, 何氏 驕僭,子弟橫放,百姓患之。”《新唐書·蕭遘傳》:“時藩鎮多興於盜賊,橫放莫能制,權綱漼弛。”

(2).豪邁奔放。 宋 歐陽修 《筆說·李白杜甫詩優劣說》:“至於‘清風明月不用一錢買,玉山自倒非人推’,然後見其橫放。” 金 王若虛 《滹南詩話》卷中:“ 晁無咎 曰:‘ 東坡 詞,多不諧律呂,蓋橫放傑出,曲子中縛不住者。’”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九流緒論上·莊周南華》:“ 莊周 《南華》,其文辭瑰崛橫放,固獨行天地間。”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橫放”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類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橫行放肆

    • 指行為放縱、不受約束,多含貶義。例如:“何氏子弟橫放,百姓患之”。該用法在《三國志》和《新唐書》中均有記載,多描述權貴或藩鎮勢力的跋扈失控。
  2. 豪邁奔放

    • 形容氣勢灑脫、不拘一格,常用于文學或藝術領域。例如,宋代歐陽修評價李白詩作“清風明月不用一錢買,玉山自倒非人推”,稱其“橫放”;金代王若虛也用此詞形容蘇轼詞風的自由超脫。

二、用法補充

三、總結

需根據上下文判斷詞義:曆史文獻中多用于負面描述,而文藝領域則傾向褒義。建議結合權威詞典(如漢典)進一步驗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橫放》的意思

《橫放》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指橫向放置、倒置或橫卧。它可以用來描述物體、動作或姿勢。

拆分部首和筆畫

《橫放》這個詞由3個漢字組成,包括“木”、“方”和“攵”(攵是“教”的部首),共計11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橫放》源于漢字演變而來,是現代漢語詞彙。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多數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在字形和寫法上與現代有所不同。關于“橫放”的古代寫法可能包括《説文解字》中記載的類似形狀,但具體的古代寫法需要進一步考證。

例句和組詞

例句:
1. 他把書橫放在桌子上。
2. 橫放的太陽照亮了整個屋子。
3. 這幅畫橫放着挂在牆上。

組詞:
1. 橫擺:指将物體橫放在某個位置上。
2. 橫行:指某人或某物在橫向移動或活動。
3. 大放橫威:形容人有恃無恐地任性嚣張。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
1. 橫卧:指人或動物側身而卧,身體平放。
2. 倒置:指将物體完全翻轉,上下颠倒。

反義詞:
1. 豎立:指物體直立或人站立。
2. 翻轉:指将物體翻過來、翻倒。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