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己饑己溺的意思、己饑己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己饑己溺的解釋

見“ 己溺己飢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己饑己溺”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以下要點解釋:

  1. 出處與典故
    該成語源自《孟子·離婁下》,原文記載大禹和後稷兩位聖賢的胸懷:大禹認為天下有人溺水,如同自己造成;後稷認為天下有人饑餓,如同自己導緻。這種将他人疾苦視為自身責任的态度,成為成語的源頭。

  2. 本義與引申義

    • 本義:形容在位者深切關心百姓疾苦,主動承擔解困責任。
    • 引申義:泛指對他人苦難感同身受,并願伸出援手的同情心。
  3. 結構與用法
    成語為聯合式結構(由“己饑”和“己溺”并列組成),通常作賓語,含褒義。例如:“國際援助行動體現了己饑己溺的精神。”

  4. 近義與變體

    • 近義表達為“己溺己饑”,兩者含義相同,僅詞序差異。
    • 現代語境中,可與“感同身受”“推己及人”等詞關聯,但更強調主動擔當。
  5. 文化意義
    這一成語體現了儒家“仁政”思想,倡導責任與共情,至今仍用于贊美關懷弱勢群體或國際人道主義行為。

該成語通過曆史典故,傳遞了将他人苦難視為己任的崇高精神,既可用于描述古代聖賢,也可延伸至現代社會的互助理念。

網絡擴展解釋二

己饑己溺

己饑己溺,是一個成語,形容一個人對于自己的困境或危險沒有足夠的警惕和救治,導緻自己陷入更加困難的境地。

拆分部首和筆畫:

《己饑己溺》的部首是人,己為自己,饑為饑餓,溺為溺水。己饑己溺的成語共有17個筆畫。

來源:

《己饑己溺》一詞出自《鶴林玉露》。據說,開元年間,有一位名叫張Q的孝子,他的母親患有重病。為了籌集醫藥費,他決定将自己賣給豪門劉氏為奴。劉氏勉強接納了他,但沒有給他足夠的食物和衣物,且對他虐待。而張Q則忍受着饑餓,無助地在囹圄中待了一長段時間。最終,他因身體虛弱而死于溺水中。

繁體字:

己饑己溺(己饑己溺)

古時候漢字寫法:

巳饑巳溺(己饑己溺)

例句:

他雖然身陷困境,但仍然己饑己溺,沒有尋求外界的幫助。

組詞:

己行己止、己見己知、己丑己惡

近義詞:

自作自受、自掘墳墓、自取滅亡

反義詞:

知難而進、自強不息、力挽狂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