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過于藍的意思、青過于藍的詳細解釋
青過于藍的解釋
同“ 青出於藍 ”。 宋 朱熹 《答呂季克書》:“其所著書乃如此,若《原説》者,則可謂青過於藍矣。”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山谷下》:“ 東坡 蓋學 徐浩 書, 山谷 蓋學 沉傳師 書,皆青過於藍者。”
詞語分解
- 青的解釋 青 ī 深綠色或淺藍色:青綠。青碧。青草。青苔。青苗。青菜。青蔥。青山綠水。青雲直上。萬古長青(喻高尚的精神或深厚的友情永遠不衰)。 綠色的東西:踏青。青黃不接。 靛藍色:靛青。青紫。青出于藍,勝于藍
- 藍的解釋 藍 (藍) á 用靛青染成的顔色,晴天天空的顔色:藍盈盈。蔚藍。藍本。藍圖。 植物名,品種很多,如“蓼藍”、“菘藍”、“木藍”、“馬藍”等。 古同“褴”,褴褛。 姓。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
網絡擴展解釋
“青過于藍”是一個漢語成語,與“青出于藍”同義,主要用于比喻學生超越老師或後輩勝過前輩的現象。以下為詳細解析:
1.基本詞義
- 核心含義:指靛青(青色染料)是從蓼藍草中提煉而來,但顔色比藍草更深。引申為後學者通過學習和積累,最終超越前人。
- 同義表達:與“青出于藍”完全同義,但“青過于藍”更強調“比較結果”的直接性(“于”表比較)。
2.出處與演變
- 最早文獻:源自《荀子·勸學》中“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後宋代朱熹在《答呂季克書》中明确使用“青過于藍”一詞:“若《原說》者,則可謂青過于藍矣”。
- 應用擴展:宋代胡仔《苕溪漁隱叢話》中以此形容蘇轼、黃庭堅的書法成就超越其師徐浩、沈傳師,說明該詞已擴展至藝術領域。
3.使用場景
- 學術傳承:多用于師生關系,如稱贊學生研究成果超越導師。
- 技藝繼承:傳統手工藝、藝術門類中形容徒弟技藝超越師傅。
- 文化發展:比喻後世文化成就對前代的突破,如宋代理學對先秦儒學的深化。
4.詞性辨析
- 語法功能:作謂語、賓語,含褒義(如“這位青年學者可謂青過于藍”)。
- 常見誤用:不宜用于平輩比較,僅適用于代際或師生間的超越關系。
知識延伸:成語“青出于藍”更常用,而“青過于藍”因直接引用《荀子》原文,多出現于文言色彩較濃的語境。兩者在現代漢語中可互換,但需注意語境適配性。
網絡擴展解釋二
《青過于藍》的意思
《青過于藍》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事實或實際情況比預期或想象的要好。它常用來形容事物的發展或變化超出人們的預料,出乎意料地好。
拆分部首和筆畫
《青過于藍》的拆分部首為「青」和「藍」,其中「青」的部首是「靑」,由「一」和「青」組成,總共有8畫;「藍」的部首是「艹」,由「一」和「艹」組成,總共有10畫。
來源與繁體
《青過于藍》這個成語源自明代吳剛《西江月·賦卷千秋》中的一句詩句:“大江東去,浪過千堆雪,青過于藍。”成語中的「青過于藍」形象地描繪了江水的顔色比藍天還要青翠,意味着超越尋常的美好。
繁體字中的「青過于藍」是「青過於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青過于藍」的漢字寫法是「靑過於蘭」。其中「靑」用于代替現代漢字中的「青」,「蘭」用于代替現代漢字中的「藍」。
例句
1. 他的表現遠遠青過于藍,大家都驚訝不已。
2. 這個電影的畫面美得青過于藍,令人陶醉。
組詞
「青過于藍」可以通過組合其他詞語來構成新的詞語,如「超越預期」、「出乎意料」等。
近義詞與反義詞
近義詞:出人意料、超出預期、過人之處
反義詞:不如預期、平庸、遜色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