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收并錄的意思、兼收并錄的詳細解釋
兼收并錄的解釋
把不同的說法都一并載錄下來。
詞語分解
- 兼的解釋 兼 ā 加倍,把兩份并在一起:兼旬(兩個十天)。兼程。兼并。 同時涉及或所具有的不隻一方面:兼而有之。兼收并蓄。兼顧。兼職。兼任。兼課。 筆畫數:; 部首:丷; 筆順編號:
- 錄的解釋 錄 (録) ù 記載,抄寫:記錄。載錄。抄錄。錄供。 記載言行或事物的書冊:語錄。目錄。回憶錄。 采取,任用:錄取。收錄。錄用。甄錄(經審查鑒别而任用)。 筆畫數:; 部首:彐;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兼收并錄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指廣泛收集、采納并記載保存不同的内容或觀點,強調包容性與全面性。以下從詞典釋義角度詳細解析:
一、字義分解與整體釋義
- 兼:同時涉及或具有多方面;一并。
- 收:聚集、容納。
- 并:一起、同時。
- 錄:記載、采納。
整體釋義:指不加排斥地廣泛收集、采納并存錄各種不同的内容(如文獻、學說、意見等),體現包容并蓄的态度。
二、權威詞典釋義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定義為“把内容不同、性質相反的東西都吸收進來”,強調對多樣性的包容。
- 《漢語大詞典》
釋為“兼收并蓄,全面記錄”,突出對各類材料的全面收集與保存。
- 《辭海》(第七版)
解釋為“廣泛采納不同觀點或材料,并存不廢”,常用于學術、文化領域。
三、使用場景與示例
- 學術研究:如“治學需兼收并錄,方能博采衆長”。
- 文化傳承:如“圖書館的使命是兼收并錄古今中外文獻”。
- 管理決策:如“政策制定應兼收并錄各方意見”。
四、近義與反義詞
- 近義詞:兼收并蓄、包羅萬象、博采衆長。
- 反義詞:挂一漏萬、顧此失彼、排斥異己。
五、文化内涵
該成語源自中華文化“和而不同”的哲學思想,倡導以開放态度對待多樣性,避免偏狹。清代學者章學誠在《文史通義》中強調“著述之道,貴在兼收并錄”,反映其對學術包容性的推崇。
參考資料來源:
- 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官方釋義頁:www.cp.com.cn/modernchinese
-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數據庫:www.hydcd.com
- 上海辭書出版社《辭海》(第七版)線上版:www.cihai.com.cn
網絡擴展解釋
“兼收并錄”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jiān shōu bìng lù,其核心含義是将不同的說法或内容一并收錄、記載。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含義:廣泛接納并共同記載不同的觀點、說法或内容,不局限于單一來源或立場。
- 延伸理解:強調包容性和全面性,既體現對多樣性的尊重,也注重對信息的整合與保存。
2.出處與用法
- 出處:最早見于清代章學誠的《文史通義·答客問》:“傳聞異辭,記載别出,不能兼收并錄以待作者之抉擇……”。
- 語法功能:在句子中可作謂語、定語或賓語,常用于描述文獻整理、學術研究等場景。
3.使用場景與示例
- 適用領域:
- 學術研究:如曆史學者對不同史料記載的整合;
- 文獻編纂:收錄多方觀點以供後人參考;
- 日常交流:比喻包容不同意見的态度。
- 示例:
“這份報告兼收并錄了各方專家的意見,最終形成了一份全面分析。”
4.補充說明
- 近義詞:暫無常用近義詞,但“兼容并蓄”“博采衆長”在部分語境中可替代。
- 反義詞:如“獨斷專行”“偏聽偏信”等,表示單一化或片面性。
如需更深入的例句或曆史語境分析,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漢典》)或文獻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背德背公筆老墨秀兵谏測賴差貸承衰晨曲赤情存泊誕章得君妃色憤恚墳台頫盼凫鹜幹逼過門漢語拼音字母痕撻畫魚矯潔擊缽極而言之急公好施鳜鯞鱗僮麥虋冬螟脯磨旗能仁青荇欽崟勤政聚會起席全備肉刺弱腕桑丘沙籠燒鍋子生魂神課試辦田師姑詩癯手劍套褲田公兔宮豚胉萬流景仰微不足道委然威殺武昌柳鹹秦小家派謝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