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how terrible]∶用在反問或否定句中,表示情況很嚴重
這還得了嗎?
(2) [right]∶好了;行了
不多時,大豆腐得了。——《三俠五義》
(1).得以明白。《晉書·王彪之傳》:“決大事正自難,頃日來欲使人悶,聞卿此謀,意始得了。”
(2).了結。 唐 李德裕 《公卿集議須便施行狀》:“如此相守,何時得了?”《儒林外史》第十四回:“他又見了幾個衝心的錢,這事才得了。”
(3).猶言了得。用在驚訝、反诘或責備等語氣的句子末尾,表示情況嚴重,沒法收拾。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照你這樣說起來,将來我們怎麼得了呢?” 毛6*澤6*東 《念奴嬌·鳥兒問答》詞:“炮火連天,彈痕遍地,吓倒蓬間雀,怎麼得了,哎呀我要飛躍。”
(1).猶言算了,行了。《兒女英雄傳》第三八回:“ 華忠 一旁看見,口裡咕囔道:‘得了,我們老爺索性越交越腳高了!’” 老舍 《茶館》第二幕:“得了,明天咱們開張,取個吉利,先别吵嘴,就這麼辦吧!”
(2).猶言好了。表示肯定。 張天翼 《大林和小林》第十四章:“你爸爸的病準會好,不管你爸爸會活會死,這個病準會好,你放心得了。”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得了漢語 快速查詢。
"得了"在漢語中屬于多義常用語,其含義需根據語境和語法功能進行區分。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工具書和語言學研究的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作動詞時,"得"(dé)表示獲得、實現,"了"(le)為動态助詞,強調動作完成。組合後指"得到""完成"或"辦成"。
例句:
他考試得了滿分。(《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這病拖久了就難得了。(《漢語大詞典》)
引申用法
這事馬虎不得。(《現代漢語八百詞》)
讀音為"dé le",用于口語,需與動詞短語區分:
表同意或妥協
輕讀時表示勉強接受或讓步。
例句:
得了,就按你說的辦吧。(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
表制止或否定
重讀時帶有不耐煩情緒,意為"行了""夠了"。
例句:
得了!别再解釋了!(北京大學CCL語料庫)
在部分方言中,"得了"可作形容詞補語,表程度高(如"忙得不得了"),此用法源于明清白話(《近代漢語語法研究》)。
用法 | 讀音 | 語法功能 | 權威參考 |
---|---|---|---|
動詞短語 | dé liǎo | 動作完成/實現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
歎詞(應答) | dé le | 妥協或同意 | 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 |
歎詞(勸阻) | dé le | 制止或否定 | 北京大學CCL語料庫 |
方言補語 | dé liǎo | 程度極高 | 《漢語方言大詞典》 |
參考文獻:
“得了”是一個多音多義詞,其含義和用法根據發音和語境不同而變化,主要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表示制止或同意
常用于口語中,帶有勸止或認可的語氣。
加強肯定語氣
用于陳述句,強調事情已解決或無需擔心。
表示情況嚴重(反問或否定句)
強調事态嚴重,帶有驚訝、責備或擔憂的語氣。
古漢語中的引申義
發音 | 語境 | 含義 | 例句來源 |
---|---|---|---|
dé le | 口語陳述 | 制止、同意或加強語氣 | 、 |
dé liǎo | 反問/否定 | 強調嚴重性 | 、 |
提示:實際使用中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口語中“得了”更偏向輕松語氣,而“得了(liǎo)”多用于強調負面情況。
百家語寶字兵船賓校逼塞不诓槎程雛鬟催科滴骨親丁未都圖訪道俯領惶慚歡容機幕救寒莫如重裘覺乎掘取儁識開脫塊兒八毛蠟本六王律義蠻氏髦昏懋能門朝明光锃亮拏獲嫩碧爬拉旁近屁滾尿流菩薩蠻潛堤乾休汽劃子球扇形穰川日薄桑榆善鄙神會心融神貌慎終視如珍寶霜鏡屬名騰激天解偷祿頹習土窖威陵巫鬼飨孤饷米銜玉賈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