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how terrible]∶用在反问或否定句中,表示情况很严重
这还得了吗?
(2) [right]∶好了;行了
不多时,大豆腐得了。——《三侠五义》
(1).得以明白。《晋书·王彪之传》:“决大事正自难,顷日来欲使人闷,闻卿此谋,意始得了。”
(2).了结。 唐 李德裕 《公卿集议须便施行状》:“如此相守,何时得了?”《儒林外史》第十四回:“他又见了几个衝心的钱,这事才得了。”
(3).犹言了得。用在惊讶、反诘或责备等语气的句子末尾,表示情况严重,没法收拾。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照你这样说起来,将来我们怎么得了呢?” 毛6*泽6*东 《念奴娇·鸟儿问答》词:“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
(1).犹言算了,行了。《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 华忠 一旁看见,口里咕囔道:‘得了,我们老爷索性越交越脚高了!’” 老舍 《茶馆》第二幕:“得了,明天咱们开张,取个吉利,先别吵嘴,就这么办吧!”
(2).犹言好了。表示肯定。 张天翼 《大林和小林》第十四章:“你爸爸的病准会好,不管你爸爸会活会死,这个病准会好,你放心得了。”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得了汉语 快速查询。
"得了"在汉语中属于多义常用语,其含义需根据语境和语法功能进行区分。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工具书和语言学研究的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作动词时,"得"(dé)表示获得、实现,"了"(le)为动态助词,强调动作完成。组合后指"得到""完成"或"办成"。
例句:
他考试得了满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这病拖久了就难得了。(《汉语大词典》)
引申用法
这事马虎不得。(《现代汉语八百词》)
读音为"dé le",用于口语,需与动词短语区分:
表同意或妥协
轻读时表示勉强接受或让步。
例句:
得了,就按你说的办吧。(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
表制止或否定
重读时带有不耐烦情绪,意为"行了""够了"。
例句:
得了!别再解释了!(北京大学CCL语料库)
在部分方言中,"得了"可作形容词补语,表程度高(如"忙得不得了"),此用法源于明清白话(《近代汉语语法研究》)。
用法 | 读音 | 语法功能 | 权威参考 |
---|---|---|---|
动词短语 | dé liǎo | 动作完成/实现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
叹词(应答) | dé le | 妥协或同意 |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 |
叹词(劝阻) | dé le | 制止或否定 | 北京大学CCL语料库 |
方言补语 | dé liǎo | 程度极高 | 《汉语方言大词典》 |
参考文献:
“得了”是一个多音多义词,其含义和用法根据发音和语境不同而变化,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表示制止或同意
常用于口语中,带有劝止或认可的语气。
加强肯定语气
用于陈述句,强调事情已解决或无需担心。
表示情况严重(反问或否定句)
强调事态严重,带有惊讶、责备或担忧的语气。
古汉语中的引申义
发音 | 语境 | 含义 | 例句来源 |
---|---|---|---|
dé le | 口语陈述 | 制止、同意或加强语气 | 、 |
dé liǎo | 反问/否定 | 强调严重性 | 、 |
提示:实际使用中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口语中“得了”更偏向轻松语气,而“得了(liǎo)”多用于强调负面情况。
安康暗中作乐抱腰变泐蔽扞毕卓播美伯翁蚕网齿错刺骨麤生呾蜜大明紞然丹童单向电子亚层愤愤不平風觀斧质高瓦高枕狗仗官势和辩虹雨胡桐教育径道精敏经纬仪看设刊章可愕口吃诗快疾款东两舌令仪令色狸物隶卒龙井茶銮铃卖契明行明质曲生三皇五帝生捕事机狮子林衰衣霜缟肆踞苏幙遮頽迁雾雨锡圭锡剧信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