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律義的意思、律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律義的解釋

疏解律令的意義。 宋 時一度為考試科目之一。《宋史·選舉志一》:“﹝ 太平興國 ﹞八年,進士、諸科始試律義十道,進士免帖經。明年,惟諸科試律,進士復帖經。”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律義”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根據使用場景區分:

一、法律釋義(主流用法)

指疏解律令的意義,是宋代科舉考試的科目之一。具體表現為:

  1. 考試内容: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983年),進士科與諸科開始加試律義十道(《宋史·選舉志》)。
  2. 演變:次年調整為僅諸科試律義,進士科恢複帖經考試。
  3. 目的:通過解讀法律條文,考察考生對律法的理解與運用能力。

二、道德概念(非主流用法)

部分典籍将“律”與“義”拆分解釋:

使用建議

  1. 學術場景優先采用宋代科舉考試的定義。
  2. 若涉及道德倫理讨論,需明确标注為引申義。
  3. 日文“律義”(りちぎ)指“正直、守信”,屬同形異義詞。

可通過《宋史·選舉志》或《說文解字》等典籍查證原始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律義

律義是一個漢字詞彙,由兩個部分組成,即「律」和「義」。

「律」字的部首是「彳」,意思是“行走”;它的字形由兩個彳組成,表示人們在行走中依循某種規律。它的拆分筆畫有五畫。

「義」字的部首是「丿」,意思是“人”的手臂;它的字形由「丿」和「乙」組成,表示人們相互之間的情義。它的拆分筆畫有三畫。

律義這個詞源于古代漢語,一直被廣泛使用。在繁體字中,「律」字的寫法是「律」,「義」字的寫法是「義」。

古時候的漢字文字并不像現在這樣統一規範,所以在不同的曆史時期和地區,律義的寫法可能會有差異。一些古籍中,「律」字也可以寫作「數」。

以下是律義在句子中的例句:

1. 在這個國家,人們都應當遵守國家的法律律義。

2. 他以律義聞名天下,人人都非常尊敬他。

3. 律義是維護社會秩序和公平正義的基石。

以下是與律義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
律師:專門從事法律職業的人。
律令:法律規定的命令、規章制度。
律己:遵守自己的原則和規範。

近義詞:
義務: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法律:國家制定并實施的規範行為的準則。

反義詞:
違法:違反法律,不遵守法律規定。
不義:不正當、不公平的行為或待遇。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