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百中之一。言極難得。 漢 王符 《潛夫論·三式》:“下士邊遠,能詣闕者,萬無數人;其得省治,不能百一,郡縣負其如此也。” 唐 韓愈 《别知賦》:“惟知心之難得,斯百一而為收。” 宋 秦觀 《奇兵策》:“提百一之士,力扛鼎而射命中者,縋山航海。” 清 王夫之 《繹思》:“固殫心竭慮而不宣其百一,抑亦盍各舒情以詔方将。”
(2).古代言災變運數者,以陰陽代表對立面,陰為六,陽為一,互為消長。百一為陽數極點,百六為陰數極點。 唐 曹唐 《小遊仙》詩之七三:“未知百一窮陽數,略請先生止的看。”
(3).見“ 百一詩 ”。
"百一"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複合詞,其釋義可從以下三個角度展開:
一、官職制度 《漢語大詞典》收錄其作為古代官名的特殊用法,指漢代諸侯國設置的"百一卒正",屬低級武官職,掌百餘人兵力。此用法見于《漢書·王莽傳》注引張晏曰:"百一,卒正職也。"
二、數學比例 在傳統數術語境中,"百一"表示百分之一的比例關系。《辭源》釋義為"百中取一",常用于古代賦稅計算,如《周禮·天官·大宰》"賦貢以馭其用"鄭玄注:"賦,口率出泉也。今之算泉,民或謂之賦,此其舊名與?百一之率謂。"
三、文學修辭 《全唐詩詞語彙釋》指出該詞在詩詞中多作虛指,既表"百中有一"的微量強調,如白居易《讀鄧鲂詩》"三十官太府,良士信多暇;百一偶存者,豈唯吾與汝",又含"百倍其一"的誇張對比,如陸遊《書憤》"天地固将容小丑,犬羊自慣渎齊盟。全軀未害降胡虜,百一猶堪濟太平"。
“百一”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
指“百中之一”,表示極少的數量或極小的比例,強調事物極其難得或罕見。例如形容人群中僅占極小的比例,或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在陰陽學說中,陰以“六”代表,陽以“一”代表,兩者互為消長。“百一”是陽數的極點(即陽數發展到極緻的狀态),而“百六”則是陰數的極點。這一用法多見于古代對自然災變或命運規律的闡釋。
“百一詩”是古代一種詩體,以諷谏為主題,内容多含蓄隱晦。例如三國時期應璩的《百一詩》便以此形式勸誡統治者。
部分低權威性網頁提到“百一”作為橄榄油品牌名稱,但此用法非漢語詞彙的規範含義,建議結合語境判斷具體指向。
白玉鈎襃勵蔽獄殘冬沉穩沉冤尺蘖沖蒙黜屍打并大嘩坻場東華真人杜陵布衣放頓犯規煩疴樊纓風奔蜂媒付排圪垛公民基本義務公羊軌度詭力皓簳浩彌核輻射火力活埋筋鬥雲驚烽驚灘經緯儀急襲機織蝌蚪羸殆零落露骨旅居馬克沁馬明王迷惶烹冰清望官日飲亡何深美深妙唔使守直述評宿栖桃梗騰踯提綱挈領僞飾僞廷洗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