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百中之一。言极难得。 汉 王符 《潜夫论·三式》:“下士边远,能诣闕者,万无数人;其得省治,不能百一,郡县负其如此也。” 唐 韩愈 《别知赋》:“惟知心之难得,斯百一而为收。” 宋 秦观 《奇兵策》:“提百一之士,力扛鼎而射命中者,縋山航海。” 清 王夫之 《绎思》:“固殫心竭虑而不宣其百一,抑亦盍各舒情以詔方将。”
(2).古代言灾变运数者,以阴阳代表对立面,阴为六,阳为一,互为消长。百一为阳数极点,百六为阴数极点。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七三:“未知百一穷阳数,略请先生止的看。”
(3).见“ 百一诗 ”。
"百一"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的复合词,其释义可从以下三个角度展开:
一、官职制度 《汉语大词典》收录其作为古代官名的特殊用法,指汉代诸侯国设置的"百一卒正",属低级武官职,掌百余人兵力。此用法见于《汉书·王莽传》注引张晏曰:"百一,卒正职也。"
二、数学比例 在传统数术语境中,"百一"表示百分之一的比例关系。《辞源》释义为"百中取一",常用于古代赋税计算,如《周礼·天官·大宰》"赋贡以驭其用"郑玄注:"赋,口率出泉也。今之算泉,民或谓之赋,此其旧名与?百一之率谓。"
三、文学修辞 《全唐诗词语汇释》指出该词在诗词中多作虚指,既表"百中有一"的微量强调,如白居易《读邓鲂诗》"三十官太府,良士信多暇;百一偶存者,岂唯吾与汝",又含"百倍其一"的夸张对比,如陆游《书愤》"天地固将容小丑,犬羊自惯渎齐盟。全躯未害降胡虏,百一犹堪济太平"。
“百一”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
指“百中之一”,表示极少的数量或极小的比例,强调事物极其难得或罕见。例如形容人群中仅占极小的比例,或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在阴阳学说中,阴以“六”代表,阳以“一”代表,两者互为消长。“百一”是阳数的极点(即阳数发展到极致的状态),而“百六”则是阴数的极点。这一用法多见于古代对自然灾变或命运规律的阐释。
“百一诗”是古代一种诗体,以讽谏为主题,内容多含蓄隐晦。例如三国时期应璩的《百一诗》便以此形式劝诫统治者。
部分低权威性网页提到“百一”作为橄榄油品牌名称,但此用法非汉语词汇的规范含义,建议结合语境判断具体指向。
败撮鸟便索鞭挞笔思鮊鲜不知所错菗蒢传志殚穷彫世蝶恋花定识独分儿堆迭笃素法律饭桌返祖现象丰中覆鹿该练钢丝床搞平衡豪弱欢侍回意鹘睛鉴奥稽程结实棘鈎倦怠攫攘慷达来命领纳论駮率身没心怓怓逆绅盘怨葱烹龙炮凤凭虚公子奇秘青琅编罄露清庙器缺壶歌三斗尘三枿身当矢石事实胜于雄辩顺因台候铁峡停履万宝五冕宵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