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值班。《魏書·山偉傳》:“ 尒朱榮 之害朝士, 偉 時守直,故免禍。”
(2).保持正直的品德。 唐 白居易 《薛中丞》詩:“百人無一直,百直無一遇。借問遇者誰?正人行得路。中丞 薛存誠 ,守直心甚固。”
“守直”一詞在漢語中有兩層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值班、值守
指承擔特定職責的輪值工作,常見于古代文獻。例如《魏書·山偉傳》記載“尒朱榮之害朝士,偉時守直,故免禍”(),說明山偉因當時正在值班而幸免于難。
保持正直品德
強調堅守道德準則,如唐代白居易在《薛中丞》詩中寫道“中丞薛存誠,守直心甚固”(),形容官員薛存誠的剛正不阿。
現代造句如“寒冬時節,請将溫暖看守到底”(),此處“守直”引申為持續守護的意象。需注意,該詞在現代口語中較少使用,多出現在文學或特定語境中。
守直是一個漢字詞語,含義是堅守正直、忠誠,始終保持正确的道德品質和行為準則。
守直的部首是宀(寶蓋頭部,表示與房屋有關)和目(眼睛),部首宀表示與居住、守護有關,部首目表示與視覺、觀察有關。守直的筆畫數有12畫。
守直一詞最早出現在《清代道光名詞》一書中,它的深意是告誡人們要堅守正道、始終保持清正廉潔的品德和行為。守直作為一個重要的價值觀念,被廣泛應用于社會生活和各個領域。
守直的繁體字為「守直」。
守直在古代的漢字寫法和現代略有不同,古代寫法為「守」字的上方有一個「冏」段,表示金屬發光的樣子;「直」字的下方有一個「夂」部,表示往前行走的樣子。
1. 他一直守直,從未做出任何不忠誠的事情。
2. 隻要守直,才能赢得人們的尊敬和信任。
守正、守法、守信、守紀、守時、守護、守密、守土、保守
遵守、堅持、守規矩、遵循
背離、違背、不守規矩、不忠誠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