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白玉制的簾鈎。 宋 蘇轼 《答西掖諸公見和》詩:“小殿垂簾白玉鉤, 大宛 立仗朱絲鞚。”
(2).白玉制的帶鈎。 明 徐霖 《繡襦記·襦護郎寒》:“俺也曾……結騌帽兒帶着,白玉鉤兒束着,琥珀珠兒垂着,紵絲襖兒穿着,斜皮靴兒登着。”
(3).喻指彎月。 清 曹寅 《黃河看月示子猷》詩:“惟此白玉鉤,能探 崑崙 源。”
“白玉鈎”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漢語詞彙,其解釋需結合古代文化、器物及文學意象來理解。以下是詳細釋義:
白玉制的簾鈎
指用白色玉石制成的簾幕挂鈎,常見于古代建築裝飾。例如蘇轼《答西掖諸公見和》詩中提到“小殿垂簾白玉鉤”,描繪了宮殿垂簾的雅緻場景。
白玉制的帶鈎
作為古代服飾配件,白玉帶鈎用于束系衣物或腰帶,象征身份與品味。明代徐霖《繡襦記》中有“白玉鉤兒束着”的描述。
比喻彎月
因鈎狀玉器與月牙形似,“白玉鈎”常被用作月亮的雅稱。如陸遊詩句“月作白玉鈎”,以白玉鈎喻指夜空中皎潔的彎月。
形容美人或美好事物
在詩詞中,“白玉鈎”常借代女性容貌或優雅景緻。例如李商隱《即日》中“更醉誰家白玉鈎”,暗喻佳人。
象征高潔與吉祥
白玉本身寓意純潔無瑕,鈎形器物則與古代禮儀、辟邪祈福相關。部分文獻提及白玉鈎作為吉祥裝飾品,承載平安、高貴的文化内涵。
該詞多用于古典文學創作,尤其適合描繪精緻器物、自然景物或人物風姿。現代語境中可用于詩歌、藝術評論等場景,增添文雅意蘊。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句或曆史背景,中引用的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