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牲的意思、大牲的詳細解釋
大牲的解釋
供祭祀用的牛。《易·萃》:“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順天命也。” 李鼎祚 集解引 鄭玄 曰:“大牲,牛也。”《左傳·僖公十九年》:“小事不用大牲。”
詞語分解
- 大的解釋 大 à 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 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衆
- 牲的解釋 牲 ē 家畜:牲口。牲靈。牲畜。 古代特指供宴飨祭祀用的牛、羊、豬:三牲。獻牲。 筆畫數:; 部首:牜;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大牲”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指古代祭祀時使用的牛。該詞最早見于《周易·萃卦》:“用大牲吉,利有攸往”,東漢經學家鄭玄注釋“大牲,牛也”。古代祭祀等級森嚴,《左傳·僖公十九年》提到“小事不用大牲”,說明牛屬于高規格祭品。
二、詞源演變
“牲”本義指祭祀用的完整牲畜(《說文解字》),與“畜”指家養動物相區别。古代祭祀按規格分為“太牢”(牛、羊、豬三牲)和“少牢”(羊、豬),其中牛因體型大、價值高被稱為“大牲”。
三、現代引申
現代語境中衍生出比喻義,指為國家或集體利益犧牲自我的英雄人物,常見于讴歌奉獻精神的文學作品中。但需注意該用法屬于現代擴展義,并非古代原義。
四、使用注意
- 古籍中多指祭祀用牛(如《周易》《左傳》)
- 現代比喻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 與“犧牲”本義(祭祀用牲畜)存在關聯性
建議需要深入考證古籍用法的讀者查閱《周易》《周禮》等文獻原文,或參考《說文解字注》等訓诂學著作。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牲(dà shēng)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大的動物祭祀用的牲畜”。大牲的拆分部首是大和牛,總共有12個筆畫。該詞語來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動中所使用的大型牲畜。在繁體字中,大牲的寫法保持不變。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大牲的字形可能有所變化,但基本上保持其現代形式的象形特征。以下是一個例句:我們在傳統節日上會準備一隻大牲來祭祀祖先。大牲的組詞包括大牲祭祀、大牲禮儀等。大牲的近義詞可以是大畜或是大獸,反義詞可能是小牲。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