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素絲羔羊的意思、素絲羔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素絲羔羊的解釋

《詩·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絲五紽。” 毛 傳:“素,白也;紽,數也。古者素絲以英裘,不失其制。” 朱熹 集傳:“南國化 文王 之政,在位皆節儉正直,故詩人美其衣服有常,而從容自得如此也。”後因以“素絲羔羊”稱譽正直廉潔的官吏。《後漢書·宋漢傳》:“策曰:‘﹝太中大夫 宋漢 ﹞因病退讓,守約彌堅,将授三事,未剋而終。朝廷慜悼,怛其愴然。《詩》不雲乎:“肇敏戎功,用錫爾祉。”其令将相大夫會葬,加賜錢十萬,及其在殯,以全素絲羔羊之絜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素絲羔羊”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經典的成語,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義。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本義與出處 “素絲羔羊”最早出自《詩經·召南·羔羊》篇。該詩原文為:“羔羊之皮,素絲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其中“羔羊”指小羊羔,“素絲”指未經染色的白絲。字面意思是:用潔白的絲線縫制羔羊皮裘。這裡描繪的是古代官員身着由素絲裝飾的羔羊皮裘,退朝後從容自得的樣子。

二、引申義與象征 該成語的核心象征意義在于贊美官員廉潔奉公、品德純正:

三、現代釋義與用法 在現代漢語中,“素絲羔羊”作為成語,主要用來:

  1. 形容為官清廉正直:強調官員或公職人員廉潔奉公、品行高潔。
  2. 泛指品德高尚、純潔無瑕:也可用于形容人的道德情操如同未經染色的白絲和溫順純潔的羔羊一樣美好。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對“素絲羔羊”的詞條解釋明确其出自《詩經》,并釋義為“稱譽士大夫正直節儉、内德潔白”。 (可參考權威詞典出版社如上海辭書出版社的版本)
  2. 《詩經·召南·羔羊》原文及曆代注疏:如漢代《毛詩正義》、宋代朱熹《詩集傳》等,是理解該成語原始含義及象征意義的根本依據。 (可查閱中華書局出版的《十三經注疏》或相關點校本)
  3. 程俊英《詩經譯注》:現代權威《詩經》研究著作,對《羔羊》篇的題解和注釋清晰闡明了“素絲羔羊”的象征意義。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4. 王力《古代漢語詞典》:收錄該詞條,釋義精煉準确。 (中華書局出版)
  5. 漢典(www.zdic.net):線上漢語字典,提供“素絲羔羊”的出處、釋義及引證。 (訪問日期:2025年8月2日)
  6. 國學大師網(www.guoxuedashi.com):提供《詩經》原文及多家注疏的電子資源,便于查證。 (訪問日期:2025年8月2日)

網絡擴展解釋

“素絲羔羊”是一個源自《詩經》的成語,主要用來贊譽正直廉潔的官吏。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出處與演變

  1. 原始出處
    出自《詩經·周南·羔羊》(一說《召南·羔羊》),原文為:“羔羊之皮,素絲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 詩句描繪了士大夫身着素絲鑲邊的羔羊皮襖,退朝後從容自得的形象,暗含對其節儉正直的贊美。
  2. 後世引申
    宋代朱熹在《詩集傳》中進一步闡釋:“在位者皆節儉正直,故詩人美其服飾有常,而舉止自得。” 由此,“素絲羔羊”逐漸演變為對清廉官員的固定贊譽。


三、象征意義

  1. 廉潔自律:以“素絲”喻指官員不受外界利益腐蝕,保持清廉本色。
  2. 仁政愛民:通過“羔羊”的溫順形象,強調為政者應懷仁慈之心,施政寬和。
  3. 道德典範:成語傳遞了古代社會對官員道德操守的期待,鼓勵以清廉為榮、貪腐為恥的價值導向。

四、用法與例句


五、相關擴展

該成語與“兩袖清風”“廉潔奉公”等詞義相近,但更強調官員内外一緻的道德修養。如需了解更詳細出處或曆史用例,可參考《詩經》原文及朱熹《詩集傳》。

别人正在浏覽...

謗國慚丁參差竹趁搭宸恩臣使崇用傳國寶詞意當鋒帝緒咄呵發塔焚膏繼晷負闆褲高文典策弓弝古代孤奉詭雜國制煥景夾桚解弦更張金帶圍警丁積識九卿相狂異寬猛并濟老耄陋狹脈搏毛尾蒙辜蜜父魔術師木戾青标瞿麥取則閏秋撒漫眚烖時文拾踴霜點順始歲物坍陷桃印題志偷兒危柯帏幙聞徹缊着無動于中吳觀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