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通曉萬物的道理并按這道理行事而得到成功。《易·繫辭上》:“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孔穎達 疏:“言《易》能開通萬物之志,成就天下之務。”《南齊書·崔祖思傳》:“自古開物成務,必以教學為先。” 宋 蘇轼 《<樂全先生文集>叙》:“ 諸葛孔明 不以文章自名,而開物成務之姿,綜練名實之意,自見於言語。至《出師表》簡而盡,直而不肆,大哉言乎。” 清 薛福成 《論6*公司不舉之病》:“泰西百工之開物成務,所以可富可強。”亦省作“ 開務 ”。《文選·左思<魏都賦>》:“赫赫震震,開務有謐。” 呂向 注:“皆開物成務,使天下清謐者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開物成務漢語 快速查詢。
“開物成務”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kāi wù chéng wù,其核心含義是通曉事物的原理,并依此行事以成就事業。以下是詳細解析:
字詞解析
深層含義
強調理論與實踐結合,既需洞察事物本質,又需将知識轉化為實際成果。
經典來源
出自《周易·系辭上》:“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意為《易經》能揭示萬物規律,指導人們成功完成事務。
擴展關聯
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書名中的“開物”也源于此,指通過人力開發自然、創造價值。
語法功能
聯合式結構,多作謂語,屬中性成語。
例句:
“涉獵不休,經史百氏,開物成務,以發厥志。”(宋·陳亮《祭俞德載知縣文》)
應用場景
適用于強調智慧與實踐結合的語境,如學術研究、管理決策或技術創新領域。
該成語倡導“知行合一”的理念,提醒人們在解決問題時需先掌握規律,再付諸行動,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開物成務(kāi wù chéng wù)是一個成語,由六個漢字組成。它的意思是通過開發物質,從事實際工作,達到事業成功的目的。
《開物成務》的首字部首是“開(kāi)”,它屬于“開口”部首。每個字的筆畫數分别為:開(5畫)、物(8畫)、成(6畫)、務(5畫)。
《開物成務》最早出現在《後漢書·卷三十七》中,形容李廣利用物質開發與實際工作達到事業成功,意味着通過勤奮努力獲得成功。同時,該成語在古代有繁體寫法,即《開物成務》。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開物成務的字形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例如,“開”字也有一種古字形為“闓”,“物”字的古字形為“牣”,“成”字的古字形為“戠”,“務”字的古字形為“戊”。
他以開物成務的精神,創立了一家全球知名的實業公司。
開放、物質、成就、務實
竭力求成、竭盡全力、力争上遊
松懈怠工、消極敷衍、不思進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