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同袍的意思、同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同袍的解釋

(1) [fellow officers]∶舊時在同個軍隊工作的人互稱。參看“袍澤”

(2) [close friend]∶摯友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詩·秦風·天衣》

萬裡别同袍。——許渾《曉發天井關寄李師梅》

詳細解釋

(1).語出《詩·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後軍人用以互稱。 明 唐順之 《牌》:“糾我同袍,修我戈矛。” 王闿運 《振威将軍武提督碑》:“追惟昔年同袍之義,有感今日鼓鼙之思。” 章裕昆 《文學社武昌首義紀實》:“本社專為聯絡軍界同袍,講求武學起見,故定名為振武學社。”

(2).猶同衾。古用于夫妻間的互稱。《文選·<古詩十九首·凜凜歲雲暮>》:“錦衾遺 洛 浦 ,同袍與我違。” 呂延濟 注:“同袍,謂夫婦也。”

(3).謂兄弟。《文選·曹植<朔風>詩》:“昔我同袍,今永乖别。” 張銑 注:“嗟我兄弟乖别同袍共佊之義。” 明 何景明 《發京邑》詩之一:“出入承明地,四海皆同袍。”

(4).泛指朋友、同年、同僚、同學等。 唐 王昌齡 《長歌行》:“所是同袍者,相逢盡衰老。” 宋 何薳 《春渚紀聞·雞人唱曉夢聯詩》:“﹝ 郭周孚 ﹞繼於餘中榜,登甲科。初與同袍伏闕,以待唱第。”《警世通言·蘇知縣羅衫再合》:“ 高知縣 旁觀,未免同袍之情,甚不過意。” ********* 《緻蔣經國先生信》:“幼時同袍, 蘇 京把晤,往事歷歷在目。”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同袍”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其核心來源于《詩經》的典故,以下是詳細解釋:

  1. 軍人互稱
    出自《詩經·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原指士兵共享戰袍,後成為軍人間的互稱,表達團結與共患難的情誼。例如明代唐順之《牌》中“糾我同袍”即用此意。

  2. 夫妻互稱
    古代詩文中引申為夫妻間親密稱呼,如《古詩十九首》中“同袍與我違”,唐代許渾詩作也沿用此意,指同衾共枕的伴侶關系。

  3. 兄弟或朋友
    《文選·曹植〈朔風〉詩》以“同袍”指兄弟,後擴展為對朋友、同僚、同學的泛稱,如“數年的軍旅生活,最讓我懷念的就是同袍間的情誼”。

  4. 現代漢服文化中的互稱
    自2003年漢服運動興起後,“同袍”成為漢服愛好者間的特定稱呼,體現共同的文化認同與複興理念。

使用場景:

網絡擴展解釋二

同袍(tóng páo)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于形容志同道合的朋友或者同僚之間的親密關系。下面将對同袍的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方面進行闡述。 同袍的部首為衣,部首解釋為包裹,表示人與人之間互相關心、彼此分享快樂與困難的關系。同袍的總筆畫數為11。 同袍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新唐書》中的記載,在古代衣袍是表示身份地位的一種象征,同時也表示團結。而同袍的意義就是共享同一種衣袍,意為志同道合、同心協力,有着親密的朋友關系。 在繁體字中,《同袍》是“同袍”兩個字的組合,沒有特定的變化,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同袍的寫法和現代基本一緻,隻是字形稍有不同。例如,同袍的古代寫法為“童袍”。不過,在簡化字推行後,其字形與現代相同。 例如,我們可以使用“同袍”的詞語在句子中進行運用,比如:“他們是戰友,同袍之間的情誼深厚。” 同袍的組詞有許多,比如同袍兄弟、同袍同心、同袍共患難等。 同袍的近義詞包括同僚、同行、戰友等,它們都描述了人與人之間關系密切、志同道合的情感。 反義詞方面,同袍的反義詞可以是陌路、素不相識、對立等,這些詞語都描述了關系疏遠、不親密的情況。 總的來說,同袍指的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或同僚之間的親密關系,有着分享快樂與困難、互相關心的意義。希望以上内容能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