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俸緞的意思、俸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俸緞的解釋

作為俸祿支付的緞匹。《清會典事例·戶部·俸饷》:“ 杜爾伯特 等部落汗、親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劄薩克、臺吉等俸銀俸緞,照 喀爾喀 汗、王、公、臺吉之例頒給。”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俸緞”是一個曆史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有所體現,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解釋:

一、基本含義

俸緞指作為俸祿支付的緞匹,主要用于清代官員或貴族階層的薪俸發放。該詞由“俸”(官員薪俸)和“緞”(絲織品)組成,字面意為以絲緞代替或補充貨币形式的俸祿。


二、曆史背景與制度

  1. 清代俸祿制度
    根據《清會典事例·戶部·俸饷》記載,清朝對蒙古杜爾伯特等部落的貴族(如汗、親王、貝勒等)會按例發放“俸銀”和“俸緞”,作為其政治地位和經濟待遇的體現。

  2. 實際應用
    俸緞不僅是經濟補償,也帶有禮儀性質。例如在邊疆地區,緞匹因運輸和流通便利性,常被用于賞賜或俸祿支付,尤其是對蒙古、喀爾喀等部落的貴族。


三、延伸解讀

部分資料(如)提到“俸緞”被引申為成語,比喻官職與榮華富貴。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曆史文獻,可能是現代對詞語的象征性擴展,需謹慎使用。


四、總結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清史稿》或清代經濟制度相關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俸緞(fèng duàn)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指得到軍功或官位後所領取的褒獎或俸祿。下面是有關該詞的一些相關信息: 1. 拆分部首和筆畫: - 「俸」:由「亻」(人)部首和「幾」(jī)構成,共有10畫。 - 「緞」:由「纟」(紅)部首和「段」(duàn)構成,共有16畫。 2. 來源: 「俸緞」這個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官方制度。在古代,當官員擔任高職或表現出色時,會獲得由政府頒發的俸祿(也稱為俸銀)或者命令帶來的錦緞等獎品,以示褒獎和鼓勵。 3. 繁體寫法: 俸緞的繁體寫法為「俸緞」。 4.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俸緞」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不過,它的基本形狀和意思保持一緻。 5. 例句: - 他因出色地完成任務而獲得了豐厚的俸緞。 - 這位将軍赢得了戰争的勝利後,得到了一大筆的俸緞。 6. 組詞: - 俸祿(fèng lù):指官員獲得的收入或褒獎。 - 緞帶(duàn dài):帶有緞紋的絲綢帶子。 - 俸給(fèng gěi):給付俸祿或褒獎。 7. 近義詞: - 獎勵(jiǎng lì):作為對表現出色或取得成就者的鼓勵,給予獎賞或好處。 - 俸祿(fèng lù):官員擔任職位或有所貢獻而領取的褒獎或報酬。 8. 反義詞: - 懲罰(chéng fá):對不當行為或過失進行處罰或制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