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失圭撮的意思、不失圭撮的詳細解釋
不失圭撮的解釋
圭撮:容量詞,六栗為一圭,十圭為一撮。形容數量準确。
詞語分解
- 不失的解釋 .不偏離;不失誤。《易·隨》:“出門交有功,不失也。” 孔穎達 疏:“以所隨之處不失正道,故出門即有功也。”《論衡·量知》:“禦史之遇文書,不失分銖。” 劉盼遂 集解:“不失分銖,不出一點差錯。”.不
- 圭撮的解釋 .古代兩種很小的容量單位。《漢書·律曆志上》:“度長短者不失豪氂,量多少者不失圭撮。” 顔師古 注:“ 應劭 曰:‘四圭曰撮,三指撮之也。’ 孟康 曰:‘六十四黍為圭。’”.比喻微量或微小。 南朝
網絡擴展解釋
“不失圭撮”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基本信息
- 拼音:bù shī guī cuō(注:部分網頁标注為“shí”,但權威來源如漢典、搜狗百科等均采用“shī”)
- 結構:動賓式,含褒義。
-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律曆志上》:“量多少者,不失圭撮。”
釋義
-
核心含義
形容數量極其精确,連“圭”“撮”這類微小容量單位都無差錯。
- 圭撮:古代容量單位,六栗為一圭,十圭為一撮(約合0.06毫升)。
-
延伸用法
多用于強調計量或操作的精準性,如科學實驗、工程測量等領域。
用法與示例
- 語法:作謂語,修飾動作的準确性。
- 近義詞:絲毫不差、分毫不差。
- 反義詞:天差地别、謬以千裡。
- 示例:
“古代工匠鑄造禮器時,對金屬配比要求極高,需做到不失圭撮。”
注意
- 部分網頁(如)将“圭撮”誤釋為“玉器裝飾物”,并引申為“不偏離正道”,此說法缺乏權威依據,建議以《漢書》原意為準。
- 拼音争議中,“shī”為正确讀音,因“失”在成語中表“缺失”義,非“實”(shí)。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書》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不失圭撮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來源? 繁體? 古時候漢字寫法? 例句? 組詞? 近義詞? 反義詞?
不失圭撮這個詞的意思是指在處理事情的過程中沒有錯失或丢掉重要的部分或細節。
拆分部首和筆畫是:
不(ㄅㄨˋ)+ 失(ㄕ)+ 圭(ㄍㄨㄟ)+ 撮(ㄘㄨㄛ)
據說,不失圭撮源自于古代修建宮殿和建築時,圭璋是楹聯、石橋等跨越的重要部分,撮則是指握住、抓牢之意。意為在建築過程中不可丢失圭璋部分,且要抓牢固定。
不失圭撮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保持一緻。
例句:他在處理這項工程時,不失圭撮,确保每個細節都得到妥善處理。
組詞:保持圭撮、失圭璋、抓牢細節
近義詞:嚴謹細緻、注重細節、慎密周全、謹慎處理
反義詞:漏洞百出、大意疏忽、馬虎處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