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倒囷的意思、倒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倒囷的解釋

謂盡出倉中所貯糧米。《宋史·忠義傳六·趙良淳》:“ 良淳 勸富人出粟振之……其言懇懇,足以動人,人皆倒囷以應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倒囷(dǎo qūn)是古漢語中一個較為生僻的詞彙,其含義可從字義拆解與文獻用例兩方面理解:

一、字義解析

  1. 本義指“颠倒”“傾覆”,引申為“盡數拿出”“徹底轉移”。《說文解字》釋:“倒,仆也”,段玉裁注:“凡物順立為植,橫陳為仆”,後引申為傾盡之意。

    來源:《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

  2. 指圓形谷倉,古代貯藏糧食的設施。《說文解字》:“囷,廪之圜者”,《禮記·月令》鄭玄注:“圓曰囷,方曰倉”。後引申為“積聚”“儲備”之義。

    來源:《說文解字》《禮記注疏》(漢·鄭玄)

二、整體詞義

倒囷字面意為“傾空谷倉”,引申為:

三、文獻例證

  1. 《詩經·魏風·伐檀》

    雖未直接使用“倒囷”,但“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反映了“囷”作為糧食儲備單位的用法,為理解“倒囷”的引申義提供語境。

    來源:《毛詩正義》(漢·毛亨傳,唐·孔穎達疏)

  2. 《漢書·文帝紀》

    記載赈災時“發倉庾以振民”,顔師古注:“倉,谷藏也;庾,無屋倉也”,可見“囷”類倉儲與物資調撥的關聯。

    來源:《漢書注》(唐·顔師古)

四、權威辭書釋義

《漢語大詞典》明确釋義:

倒囷:謂盡出倉中所儲糧米。

例:宋·陸遊《寓歎》詩:“倒囷償酒債,翻襞借書看。”

來源:《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


倒囷的核心含義為傾盡倉儲物資,多用于描述古代大規模轉移或耗盡儲備資源的行為,其釋義依托于古代農政制度及文獻用例,具有明确的語言學與曆史學依據。

網絡擴展解釋

“倒囷”一詞中,“倒”指倒出、倒空,“囷”指圓形的谷倉,合起來表示将糧倉中的貯米全部倒出,形容毫無保留地拿出所有存糧。該詞多用于古代語境,強調徹底清空存糧的行為。

補充說明:

  1. 詞性結構:動詞性短語,常見于文言或曆史文獻。
  2. 使用場景:常見于赈災、軍需供應等需要緊急調糧的記載,如《舊唐書》有“倒囷傾廪,猶恐未周”的用法。
  3. 現代延伸:現代漢語中已罕用,但在特定成語或仿古表達中可能保留類似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阿克莫拉安娜·卡列尼娜安然敖倉抱打不平抱恨黃泉邊聲脿子吃不上馳譽黜抑挫動登高刁棍動容笃義法将風癞分居浮鹽官亭規天矩地駭鷄犀黃祲皇兄怙彊降顔屈體加油添醬既乃矜持襟神舊姻九铢磕睡蟲空幻餽勞羸蹇俚鄙落便宜盆吊平壹貧眼前哨鍬掘青蜺輕飏;輕揚期日人客若即若離塞上翁上告樞精挑散貼贈危睇物極必返綫麻閑寫狹邪脅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