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道紀的意思、道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道紀的解釋

(1).道的規律。《老子》:“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文子·微明》:“故隨時而不成,無更其刑,順時而不成,無更其理,時将復起,是謂道紀。”

(2).道紀司的官員。 明 馮夢龍 《雙雄記·賞荷造謀》:“道是陰陽各色官,又不曾隨着僧綱道紀,可在府裡點個卯。”《清史稿·食貨志一》:“寺觀僧道,令僧綱、道紀按季冊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道紀”是漢語中具有哲學意蘊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義與思想史兩個層面解析。

字義層面:“道”指規律、法則,如《說文解字》釋為“所行道也”,引申為宇宙運行的根本原則;“紀”本義為絲縷的頭緒,《說文解字》注“别絲也”,後衍生為綱紀、秩序之意。二字組合構成“道紀”,字面可理解為“道的綱紀”或“道的運行法則”。

思想史層面:該詞在道家典籍中具特殊内涵。《道德經》第十四章提出“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此處“道紀”指代道的本質規律,強調通過把握亘古不變的道來統禦當下事物。唐代道士成玄英在《道德經義疏》中注解:“道紀者,以虛通為紀”,突顯其超越時空的特性。

現代《道教大辭典》将其定義為“道門中對宇宙本原與運行秩序的統稱”,體現道家“天人同構”的哲學觀。學者陳鼓應在《老子注譯及評介》中進一步闡釋:“道紀既是本體論範疇,也包含認識論維度,既指道的本體規律,也指體悟道的方法路徑”。

參考文獻

  1. 《說文解字》對“道”“紀”的釋義
  2. 《道德經》第十四章原文及成玄英注疏
  3. 《道教大辭典》詞條解析
  4. 陳鼓應《老子注譯及評介》哲學闡釋

網絡擴展解釋

“道紀”一詞的含義可從哲學概念和曆史職官兩個維度解釋,具體如下:

一、哲學概念

  1. 道的規律
    源自《道德經》第十四章:“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此處“道紀”指道的運行法則或宇宙根本規律,強調通過追溯本源來把握當下。

  2. 現代延伸解讀
    有觀點将“道紀”與當代宇宙觀結合,認為其對應以光速、不确定性原理為背景的宇宙起源理論(如大爆炸),并認為這是老子提出的超越哲學與宗教的社會學說新範式。

二、曆史職官

指明清時期的“道紀司官員”,屬道教管理機構職位,負責宗教事務。例如《清史稿》記載,道紀需定期上報寺廟及僧道信息。

三、詞源結構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職官制度細節,可參考《道德經》第十四章及《清史稿》相關記載。

别人正在浏覽...

邊果布被瓦器不曾補試不知丁董層巢沖蕩鋤掊從流寸絲半粟刀砺度紀耳性放粥翻筋鬥覆軍殺将鹘鸠氏觚壇厚貌深辭化妝将迎牋檄驚慘矜鍊麇獐具足口袋陣窺瞻刳剡料哥裂素陵節迷而不返莫逆之交跑付兒砲龍烹鳳庀徒錢平氣化輕詭凄恸卻非覰看熱謾入山符善根視孔順勁熟食肆手嗣續讨讐疼顧土型灣澴緯地經天五角星[形]五色筆祆祠心膽俱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