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山的護身符。道家謂此符可以免災護身。 晉 葛洪 《抱樸子·入山符》:“上五符皆老君入山符也……凡人居山林及暫入山,皆可用,即衆物不敢害也。”
“入山符”是道家文化中的一種符咒,主要用于護身避災,具體解釋如下:
“入山符”指道家信徒進山時攜帶的護身符,其核心作用是幫助佩戴者避免山林中的災禍或邪祟侵害。這一概念最早見于晉代葛洪的《抱樸子·入山符》,書中提到“凡人居山林及暫入山,皆可用,即衆物不敢害也”。
該符咒的記載可追溯至道教經典《抱樸子》,傳說為道教始祖老子(老君)所創。葛洪在書中明确提到“上五符皆老君入山符也”,表明其與道家修行實踐密切相關。
作為道教符箓文化的代表之一,“入山符”反映了古人對自然的敬畏與尋求庇護的心理,也體現了道教“天人合一”思想中人與山林和諧共存的理念。
現代語境下,“入山符”有時被引申為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所述),但此屬衍生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入山符》是一個由四個字組成的成語,它具有多個含義和用法。下面來詳細介紹關于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入山符的意思是進入山林的通行憑證或符號。這個詞可以引申為進入新的領域、開始新的階段或接受新的挑戰。
拆分入山符的部首是“入”和“山”,部首“入”表示進入,部首“山”表示山。這個成語一共有7畫。
《入山符》這個成語最早見于《詩經·國風·秦風·無衣》:“夫舍者舍于五都,周邑國人,抱火于卮。此皆君子,遁入山林。士庶凡人,孰不遁閑。”這裡的“遁入山林”就是指離開塵世進入山林中過隱居生活。
繁體字“入山符”與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些許變化。對于“入山符”,在古代可以将“入”寫成“込”,而“山”寫成“爿”。
1. 他準備好了入山符,準備開始他的深山修行。
2. 在生活中,遇到困難就像遇到了一座大山,我們需要找到入山符,勇敢地迎接挑戰。
1. 入門符:指進入某一領域所需的憑證或方法。
2. 出山符:指離開山林的憑證或方法。
3. 神秘入山:指進入險峻山脈或深山中的探險活動。
1. 入境證:指進入一個國家或地區所需的憑證。
2. 拜山票:指進入山脈景區所需的門票。
1. 出山:指離開山林或山脈。
2. 離開:與“入山”相對,指離開某一地方或狀态。
以上就是關于《入山符》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的内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