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釣絲的意思、釣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釣絲的解釋

釣竿上的垂線。 唐 杜甫 《重過何氏》詩之三:“翡翠鳴衣桁,蜻蜓立釣絲。” 宋 陸遊 《舟中對舟》詩:“江空裊裊釣絲風,人靜翩翩葛巾影。” 清 顧貞觀 《石州慢·禦河為漕艘所阻》詞:“不如歸去,從教錦纜牙檣,釣絲莫負秋江碧。”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釣絲,漢語詞彙,讀音為 diào sī,其含義可從現代常用義和古代文獻義兩個角度闡釋:

一、現代常用義(核心釋義) 指釣魚時使用的絲線。這是“釣絲”在現代漢語中最基礎、最常用的含義。

二、古代文獻義(引申或借代) 在古代詩文中,“釣絲”常超出其字面工具意義,被賦予更深層的文化内涵:

  1. 隱逸生活的象征: 最典型的引申義是代指隱居、閑適、超脫世俗的生活方式和心境。這個意象常與著名隱士姜太公(呂尚)垂釣渭水遇周文王的典故相聯繫,後成為文人表達歸隱之志的常用符號。
    • 例證(象征歸隱):
      • 唐代杜甫《奉寄章十侍禦》詩:“淮海維揚一俊人,金章紫绶照青春。指麾能事回天地,訓練強兵動鬼神。湘西不得歸關羽,河内猶宜借寇恂。朝觐從容問幽仄,勿雲江漢有垂綸。” 詩中“垂綸”即垂釣之意,與“釣絲”意象相通,暗含對隱逸或不得志的聯想 。
      • 宋代陸遊《鵲橋仙》詞:“一竿風月,一蓑煙雨,家在釣台西住。賣魚生怕近城門,況肯到紅塵深處?潮生理棹,潮平系纜,潮落浩歌歸去。時人錯把比嚴光,我自是無名漁父。” 詞中雖未直寫“釣絲”,但“一竿風月”、“漁父”等意象營造的意境與“釣絲”所代表的隱逸生活高度契合 。
  2. 垂釣行為或場景的借代: 在部分語境中,“釣絲”可用來借指垂釣這件事或描繪垂釣時的整體畫面。
    • 例證(借指垂釣): 如古詩中描繪“釣絲搖曳碧波中”,這裡的“釣絲”既是實指魚線,也構成了垂釣場景的核心元素。

“釣絲”一詞的核心指涉是釣魚用的絲線。在中華文化語境中,尤其是在古典文學裡,它超越了單純的漁具範疇,積澱為象征隱逸情懷和淡泊名利生活态度的重要文化意象。其雙重含義體現了漢語詞彙由具體到抽象、由實用到文化的豐富演變。

網絡擴展解釋

“釣絲”是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相關信息可綜合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釣絲”指釣竿上的垂線,即現代所稱的“魚線”,是連接釣竿與魚鈎的關鍵部分。其材質、粗細、顔色等因素會影響垂釣效果,通常以細、軟、淺色為佳。

二、結構與作用

  1. 功能:作為釣具的橋梁,傳遞魚咬鈎的信號,承受魚的拉力。
  2. 材質演變:早期使用棉麻絲質,現代多用尼龍、陶瓷線等,抗拉強度更高。

三、文學引用

“釣絲”在古詩詞中常作為意象出現,例如:

四、其他信息

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背景或現代釣具材質,可參考相關文學典籍或垂釣專業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暗劣扳罾豹祠抱兒當戶包銀避宼漕平陳死人塵外大均東頭杜棄惡讨非禍風茄負弦乖愆歸根結底好行小慧鶴使鶴戲何在艱晦見幾而作箕會金麸羁窮繿縷靈便躶形麥餅馬口錢氓外穆天子溺窩子偶辭毗離仆卒潛蹤隱迹清熟起錢散聲世辟世瑞守事壽祉稅算素績所有權桃花茜醋同考試官頭翁抏獘惡不去善無那鄉丘小樓羅嘯亂細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