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素績的意思、素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素績的解釋

見“ 素積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素績(sù jì)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生僻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指未經染色的白色麻布衣服,特指古代喪服或樸素服飾。該詞由“素”(本義指未染色的生絹,引申為白色、樸素)和“績”(本義指将麻纖維撚成線,引申為紡織而成的布匹)組合而成,字面即指“用未染色的麻線織成的布衣”。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本義

    指用本色(白色)麻線織成的粗布衣服,強調其未經染色、質地樸素的特點。此類衣物在古代多為平民或守喪者穿着,象征簡樸與哀思。

    來源:《漢語大詞典》收錄“素績”詞條,釋義為“白色麻布喪服”(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年)。*

  2. 引申義

    因喪服多為素色麻衣,“素績”可代指喪服或居喪期間的服飾。例如《禮記·檀弓》中“素冠”“素衣”均屬此類服飾。

    來源:王力《古漢語字典》指出“素”在喪禮語境中特指白色喪服(中華書局,2000年)。*


二、文化背景與典籍用例

  1. 喪服制度關聯

    中國古代喪禮規定親屬需按血緣親疏穿着不同等級的“五服”,其中最高等級的“斬衰”即用最粗的素麻布制成,不縫邊以示悲恸。“素績”雖非專有禮制名稱,但符合此類服飾特征。

    來源:《儀禮·喪服》詳細記載喪服等級制度(中華書局點校本)。*

  2. 文獻例證

    • 《漢書·賈誼傳》有“白縠之表,薄纨之裡,緁以偏諸,美者黼繡……而民自衣素绨”之句,其中“素绨”(同“素績”)與華服對比,凸顯民間衣着樸素。
    • 《禮記·玉藻》載:“缟冠素纰,既祥之冠也。”鄭玄注:“纰,緣邊也,素謂喪冠。”可見“素”與喪禮服飾的緊密關聯。

      來源:以上典籍可通過國學大師網查閱原文及注疏。*


三、語言演變與現代使用

“素績”在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僅見于古籍或學術研究。其概念可歸入“素服”(泛指白色或樸素衣服)、“麻衣”(麻布衣,多指喪服)等現代詞彙範疇。需注意避免與“素績”的字面組合誤讀(如“樸素功績”),因其為固定曆史詞彙。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電子版):漢典網“素績”詞條
  2. 《儀禮·喪服》原文及譯注:國學網
  3. 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華書局,2000年。
  4. 《漢書》《禮記》典籍原文: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注:部分古籍原文鍊接因版權限制未直接提供,可通過權威古籍數據庫如“中國基本古籍庫”檢索。)

網絡擴展解釋

“素績”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釋:

  1. 古代禮服
    指腰間帶有褶裥的素色衣裳,是古代禮服的形制之一。該詞亦寫作“素積”,如《禮記·郊特牲》記載“三王共皮弁素積”,孫希旦注解為“素缯為裳而襞積之”。唐代楊倞在《荀子·富國》注中進一步說明其工藝:“用十五升布為之,辟蹙其腰中”。

  2. 平素的積累
    引申為日常的積累或儲備,如《後漢書·馮衍傳》中“德不素積,人不為用”,強調德行需長期修養。宋代文獻《續資治通鑒》亦用此義,指“兵不素練,糧不素積”的備戰狀态。

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安忍碧眼胡兒藏埋寸進尺退大荒到時點地東床嬌婿東坰東科爾獨霸奪人風窗扶質改口沓舌躬擐甲胄官省骨董囊龜帒淈亂滾繡毬鶴闆書皇丘灰頂護身佛交志家鼠嘉猷接茬解扣潔癖祲祥雞人魁壯流食魯衛之政漫決孟侯慕羶腦袋瓜子蹑節盤水頃數權近取快如願以償山呼山家山觜生財有道守制樹腰隨鸾同名同姓徍徥五龍車祥練枭群歇熱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