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柏子塔的意思、柏子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柏子塔的解釋

湖北省 名塔。在 麻城縣 西十公裡的 九龍山 上。相傳為 唐德宗 時 虛應禅師 所建。因有柏樹盤生于中,每至立秋日午,塔四面無影,故名。系磚砌仿木結構,七層六角重檐樓閣式,其左右上角各置一小龛,中供佛像。布局疏朗而巧妙,内有螺旋踏道,可登頂遠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柏子塔”這一詞語具有雙重含義,既指湖北省麻城市的一座曆史建築,也作為成語使用,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作為曆史建築的“柏子塔”

  1. 基本信息
    位于湖北省黃岡市麻城市閻家河鎮九龍山,始建于唐建中四年(783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曆史,是湖北省現存最早的六角九層樓閣式磚塔,被譽為“楚天第一塔”。

  2. 建築特色

    • 結構:融合“穿心式”和“回旋式”樓梯設計,一至五層為穿心式,六至九層為螺旋式。
    • 外觀:平面六角形,塔頂因柏樹盤根得名,塔身磚砌仿木結構,每層左右上角設小佛龛。
    • 特殊現象:每年立秋日正午,塔身四面無影,形成“柏子秋陰”奇觀。
  3. 曆史與文化價值
    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是中國早期六角形佛塔的典型實例,見證了佛教文化與本土建築的融合。1938年塔頂遭戰損,2013年完成修複并複建九層,現高34.72米。


二、作為成語的“柏子塔”

在漢語中,“柏子塔”被引申為形容詞,比喻事物或人的高大、威嚴:


三、傳說與象征

民間相傳其建造與鎮壓“帝王之氣”的風水傳說相關,亦被視為佛教信仰與地方文化的象征。如今,它不僅是麻城的地标,更承載着當地人的鄉愁與曆史記憶。

網絡擴展解釋二

柏子塔(bǎi zǐ tǎ)這個詞是指一種在我國的柏樹中長出的果實,具有特殊的形态和香氣。《柏子塔》一詞的拆分部首為木(mù)和土(tǔ),共有15個筆畫。由于它的特殊性,柏子塔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稍有變化。它的繁體字是「柏子塔」,與簡體字相同。關于柏子塔的例句如下:“春風吹過,柏子塔散發出濃郁的香氣。” 柏子塔的近義詞可以是「柏子果」,反義詞可以是「非柏子塔」。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