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檐下承接雨水的銅槽。《漢書·宣帝紀》:“金芝九莖産於 函德殿 銅池中。” 顔師古 注:“銅池,承霤是也,以銅為之。” 南朝 陳 徐陵 《勸進元帝表》:“芝房感德,鹹出銅池。” 明 馮時可 《月賦》:“金埒銅池,擷芳矚麗。”
(2).銅制棺飾。 南朝 齊 王融 《皇太子哀策》:“繡幕啟塗,銅池從殯。”
“銅池”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釋義:
指古代建築中安裝在屋檐下方、用于收集雨水的銅制導水槽。這一用法在曆史文獻中多次出現:
指古代棺椁上的銅制裝飾物,常見于喪葬禮儀。例如:
如需進一步了解文獻原文或具體用法,可參考《漢書》、南朝詩文等古籍記載。
《銅池》是一種古代建築物,用于存放和煉制銅制品的設施。這個詞通常用來描述古代銅器的質地光潔、光亮如銅池的表面。
《銅池》的拆分部首是金(表示金屬類)和水(表示液态)。
根據筆畫,拆分成“钅”、“卄”、“氵”。
《銅池》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楚辭·天問》中,由古代文人屈原創作。在古代文學中,銅池被描述成一種美麗的景觀,象征着財富和榮耀。
繁體字“銅池”。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銅池有多種寫法,如“銅池”、“銅池”等。不同的時代和地區可能有不同的寫法。
1. 江山如畫,銅池輝映。
2. 他的手工藝品像銅池一樣光亮。
1. 銅器:指用銅制造的器物。
2. 銅鼎:一種古代用來烹饪的銅制器具。
3. 銅鏡:古代的一種鏡子,其反光面由銅制成。
1. 銅盆:用銅制成的盆子。
2. 銅缸:一種用來儲存液體或其他物品的銅制容器。
3. 銅壺:一種用銅制成的壺,通常用于沖泡茶葉。
1. 雪白:形容顔色潔白無瑕。
2. 黑暗:指沒有光亮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