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筆政的意思、筆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筆政的解釋

(1).指編輯工作。 章士钊 《蘇報案始末記叙》:“復次,當時掌理《蘇報》筆政,由餘一人,略如上述。” 郭沫若 《文藝論集集外·讨論注譯運動及其他》:“論辯借新聞雜志以發表,而主持筆政者衡文亦大都以‘名’之分銅而定其斤兩。”

(2).指舊時衙門裡的師爺或掌管文書的吏員等。《兒女英雄傳》第三六回:“還有一班好事的,雖然與他無幹,也要知道這科的鼎甲是誰;又有那些跟班的筆政爺們等,更要竊聽個消息,預備大人跟前當個鮮明差使。”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筆政是漢語中較為罕見的複合詞,目前未收錄于《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第7版)和《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等權威辭書。從構詞法分析,"筆"指代書寫工具或文字記錄行為,《說文解字》釋為"所以書也";"政"則指政務管理,《康熙字典》引《周禮》注"政者正也"。二字組合可引申為兩種專業釋義:

  1. 文書政務:特指古代官府中負責公文撰拟、檔案管理的職位職能,如清代《吏部則例》記載的"筆帖式"官職,其職責即包含"掌翻譯及文書事務"(中國第一曆史檔案館藏文獻)。

  2. 編輯事務:現代引申為報刊雜志的編輯工作,與"主筆"概念相關聯。中華書局《編輯學辭典》将之定義為"對文稿進行修改潤色,決定刊載内容的核心編審工作"。

該詞的規範使用建議參考《辭海》(第七版)對相關曆史職官的解釋,或查閱《中國曆史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中關于古代文書制度的條目。

網絡擴展解釋

“筆政”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1. 報刊編輯中的評論撰寫工作
    指在新聞或雜志編輯中負責撰寫重要評論的職責。例如,章士钊曾提到自己在《蘇報》主持筆政,郭沫若也提到主持筆政者需根據作者名聲來評估文章價值。這一用法強調文字工作的權威性和影響力。

  2. 舊時衙門的文書職務
    在清代文獻如《兒女英雄傳》中,“筆政”指衙門内負責文書處理的師爺或吏員,例如跟班的“筆政爺們”需記錄科舉考試結果等信息。這類職務與政務文書管理密切相關。

詞源解析:

使用場景:現代多用于新聞出版領域,而曆史語境中則與官府文書相關。需根據上下文區分具體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白發丹心闆結愎谏伯牙琴逋弛捕風暢遊逞刁大人不見小人怪地平鵝雛芳津廢心風痹風瓢風起潮湧負盤根葉怪模怪樣管城子慣盜股匪故語皓魄鴻都滑辣洄冱搰拉謇讷僭賞濫刑嬌姝究審兩性化合物立社六宇鹿盧蹻鬧鵝釀飯盤盂橋虹請泥棄繻關薩滿教三日仆射聖母帖生态危機始端石炮熟練書同文,車同軌寺觀松華天門調元手惕栗危旌響報現疾說法閑息消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