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調利的意思、調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調利的解釋

(1).調和通暢;使調和通暢。《淮南子·泰族訓》:“四枝節族,毛蒸理洩,則機樞調利,百脈九竅,莫不順比。” 晉 葛洪 《抱樸子·極言》:“是以善攝生者,卧起有四時之早晚,興居有至和之常制;調利筋骨,有偃仰之方;杜疾閑邪,有吞吐之術。”

(2).調教訓練使熟習。 宋 王質 《<夷堅别志>序》:“餘平生所書,略類 洪公 ,始讀《左傳》《史記》《漢書》,稍得其記事之法,而無所施,因志怪發之。久之習熟,調利滋溉,玩不能釋。”

(3).和諧流暢。 南朝 梁 锺嵘 《<詩品>總論》:“餘謂文製,本須諷讀,不可蹇礙,但令清濁通流,口吻調利,斯為足矣。” 陳延傑 注:“文章之音聲疊代,期乎諧調而已,不必拘拘于四聲八病也。”

(4).謂墨色和潤,筆鋒流利。 宋 黃庭堅 《書自作草後》:“明窗浄幾,筆墨調利,可作數千字不倦。” 元 王恽 《跋手臨<懷素自叙帖>》:“冬十月甲午,是日極暄妍可愛,乘筆墨調利,喜為臨此。”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調利(tiáo lì)是古漢語中的複合詞,需拆分單字釋義并結合典籍用例理解其含義:

一、單字釋義

  1. 調(tiáo)

    ■協調、調和:《說文解字》釋為“和也”,指均衡不同因素使之和諧。

    ■調理、調整:如《黃帝内經》中“調其陰陽”,指對狀态的優化管理。

    ■調教、訓練:見于《周禮》對樂器的“調其聲”,引申為對事物的規整。

  2. 利(lì)

    ■順遂、便利:《廣雅》注“利,順也”,指事物運行無礙的狀态。

    ■利益、功用:如《論語》“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強調實際效益。

二、複合詞“調利”的語義

指通過協調使事物達到順暢有利的狀态,多見于經濟與治理語境:

  1. 經濟範疇

    ■調節物資利民生:如《鹽鐵論》“調利不足,則通其源”,指調控資源保障民生需求(來源:中華書局《鹽鐵論譯注》)。

    ■賦稅調整促公平:《漢書·食貨志》載“調利萬物,以贍百姓”,強調通過政策調節實現社會資源合理分配。

  2. 治理範疇

    ■調和矛盾利穩定:《管子·牧民》提出“調利民力”,主張協調各方利益以鞏固統治(來源:上海古籍出版社《管子校注》)。

三、近義辨析

■調和:側重消除對立(如陰陽調和)。

■調節:強調動态調整過程(如調節供需)。

■調利:突出結果導向,核心在于實現“利”的終态,即通過調控達成順遂有效的局面。

四、現代應用提示

該詞屬文言遺存,現代漢語已罕用,但可見于曆史文本研究或仿古表述。需注意其與“調劑”“調控”等現代詞的語義差異——“調利”更強調“利”的目标性,而非單純的中和或管理。

參考資料(基于權威辭書與古籍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2. 許慎. 《說文解字》[M]. 中華書局, 2013年校訂本.
  3. 班固. 《漢書·食貨志》[M]. 中華書局點校本.

    注:因“調利”為專業古語詞,暫未發現可靠網絡來源,建議以紙質權威辭書及古籍注本為據。

網絡擴展解釋

“調利”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diào lì,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可分為以下四類:

1.調和通暢

指事物協調、順暢的狀态,或通過調整使其達到和諧。例如在養生領域,強調通過調節身體機能實現平衡,如《調利》例句提到“調利筋骨,有偃仰之方”,即通過動作調理筋骨。此釋義在多個權威來源中均有體現()。

2.調教訓練

指通過教導或訓練使人或事物熟練適應。例如訓練動物掌握技能,或培養人的行為習慣。這一含義多見于古代文獻()。

3.和諧流暢

形容聲音、文字等表達形式的自然連貫。可用于描述音樂旋律、文章節奏等藝術表現形式()。

4.書畫技法

特指書法或繪畫中墨色均勻潤澤、筆觸流暢的狀态,強調藝術創作的技法與美感()。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漢典》等高權威性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白裳白質并勵冰炭不同器丙穴碧紗廚初篁蹉跌大祫點見嫡女飛寄風月門庭幹止攻淩公冢歸說海裡和敏甲楯鑒世狡狠驕榮解摘積墨進冊金雞納樹錦組久锢啃氣口冊酷愛濂洛料取靈奇栾華路亭擄嘴錨繩梅月圓門墉妙論逆指牆花氣淩霄漢羣衆觀點曲聖熱門貨榮科詩翰睡眼惺忪舒卷書室聳羨歎愛滕六晩間無字悟下的手谿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