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飛寄的意思、飛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飛寄的解釋

胥吏貪污田賦的一種方法。 宋 葉適 《朝議大夫知處州蔣公墓志銘》:“更造闆籍,隱寄、飛寄、影占、僞跋悉釐改。” 明 宋濂 《當塗王公墓志銘》:“猾胥 潘立道 操 金華 一邑田賦之柄,飛寄詭遁,并緣為奸利,公廉其罪狀以聞,寘于法。”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飛寄”是一個曆史詞彙,其核心含義與古代賦稅制度中的舞弊行為相關。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飛寄”指古代胥吏貪污田賦的一種手段,具體表現為通過虛假登記、轉移賦稅等方式謀取私利()。

二、曆史背景與文獻記載

  1. 宋代案例
    葉適在《蔣公墓志銘》中記載:“更造闆籍,隱寄、飛寄、影占、僞跋悉釐改”,揭露了官吏通過“飛寄”篡改土地賬簿的行為()。

  2. 明代記載
    宋濂《當塗王公墓志銘》提到猾吏潘立道利用“飛寄詭遁”操縱田賦,後被懲處。這印證了該手法在賦稅管理中的長期存在()。

三、具體操作方式

四、現代誤解辨析

部分非權威來源(如)将其解釋為“快速寄送”,但此說法缺乏曆史文獻支持,可能是對字面義的誤讀。建議以古代經濟史相關釋義為準。

五、延伸閱讀

若需了解古代賦稅制度中的其他舞弊手段(如“詭寄”“影占”),可參考《宋史·食貨志》等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飛寄這個詞是指通過快遞或郵政等方式将物品或信件發送出去的意思。它的拆分部首是飛和寄,其中“飛”表示物體迅速移動的動作,“寄”表示将物品或信件送達他人手中的動作。飛寄的筆畫分别是“飛”字的4畫和“寄”字的11畫。 《飛寄》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人們常常用鳥兒将信件或消息送達他人。因為鳥兒可以飛翔,所以這種方式被稱為“飛寄”,用以表達人們将物品或信件通過鳥兒送達他人的意思。 在繁體字中,飛寄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有所不同,但飛寄這個詞并沒有出現在古代的漢字用法中。 以下是一些關于飛寄的例句: 1. 我已經将禮物飛寄給你了。 2. 請盡快飛寄這封信到公司總部。 一些與飛寄相關的組詞有:快遞、郵遞、寄送等。 飛寄的近義詞可以是:發送、投遞、運送等。它們都表示将物品或信件送達他人的行為。 飛寄的反義詞可能是:收取、接收,表示接收物品或信件。 以上就是關于《飛寄》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一些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的相關内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