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穴的意思、丙穴的詳細解釋
丙穴的解釋
(1).地名。 大丙山 之穴,在今 陝西省 略陽縣 東南,與 勉縣 接境。 四川省 城口縣 南、 廣元縣 北、 雅安縣 南亦有 丙穴 。《文選·左思<蜀都賦>》:“嘉魚出於 丙穴 ,良木攢於 褒谷 。” 李善 注:“ 丙穴 在 漢中 沔陽縣 北,有魚穴二所,常以三月取之。 丙 ,地名也。” 唐 杜甫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詩之一:“魚知 丙穴 由來美,酒憶 郫筒 不用酤。” 清 吳偉業 《送吳門李仲木出守甯羌》詩:“稻近 磻谿 種,魚從 丙穴 嘗。”
(2).魚名,亦泛指嘉魚。《太平禦覽》卷九三七引 晉 張華 《博物志》:“ 江陽縣 北有魚穴二所,常以二月八日出魚,魚名丙穴。” 宋 楊萬裡 《謝葉叔羽總領惠雙淮白》詩:“未知丙穴果何似,隻恐子魚無此珍。” 明 陳汝元 《金蓮記·飯魚》:“日在鼉宮蚊藪,終難振鬣 西江 口;看魚腸自羞,豈是長鋏歌聲丙穴愁。”
詞語分解
- 丙的解釋 丙 ǐ 天幹的第三位,用作順序第三的代稱。 火的代稱(五行中“丙”、“丁”屬火):付丙(把信件等燒掉)。 筆畫數:; 部首:一; 筆順編號:
- 穴的解釋 穴 é 洞,窟窿:孔穴。石穴。穴居。穴隙。龍潭虎穴。 人體可以進行針灸的部位,多為神經末梢密集或較粗的神經幹經過的地方:穴位。 舊藝人稱在市場或廣場上表演時所占的一塊地方:掌穴的(指地主或班主)。走穴
網絡擴展解釋
“丙穴”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詞彙,主要包含地理和生物兩個層面的解釋,以下是詳細分析:
一、地理含義
丙穴指古代文獻中記載的多個洞穴地名,主要分布在以下區域:
- 陝西省略陽縣東南:位于大丙山,與勉縣接壤,是曆史文獻中最早記載的丙穴所在地。例如《文選·左思<蜀都賦>》提到“嘉魚出于丙穴”,唐代杜甫詩中也有“魚知丙穴由來美”的描述。
- 四川省境内:包括城口縣南、廣元縣北、雅安縣南等地,這些區域在古代也被稱為丙穴,可能與當地特殊的地質或漁業資源相關。
二、生物含義
丙穴亦指一種名為“嘉魚”的魚類,并延伸為優質魚類的代稱:
- 據《博物志》記載,四川江陽縣(今泸州)北有魚穴,每年特定時節出産名為“丙穴”的魚,肉質鮮美,被視為珍品。
- 宋代楊萬裡、明代陳汝元等詩人曾以“丙穴”喻指佳肴,如“未知丙穴果何似,隻恐子魚無此珍”。
補充說明
部分文獻(如)提到“丙穴”在中醫中為穴位名,但此用法在多數曆史及文學資料中未廣泛提及,可能屬于引申或特定語境下的解釋。建議結合具體文本背景理解其含義。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蜀都賦》《博物志》等古籍,或查閱地方志中關于陝西、四川地理的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丙穴(bǐng xué)一詞的意思:
丙穴是中醫學中的穴位名詞,指的是人體脾經上的一個穴位。它位于人體前臂内側,距腕橫紋上1.5寸的地方。丙穴是一種特定的身體部位,經過按摩或針灸等方式進行刺激,可以起到調氣血、疏肝理脾的作用。
丙穴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丙穴的部首是穴,由目(目字旁)組成。根據目的五畫結構,穴字的總筆畫數是九畫。
丙穴的來源:
丙穴一詞是中醫學的專業術語,它是根據人體經絡的特點和經脈上穴位的位置而得來的。丙穴是上述分布在脾經上的一個特定穴位。
丙穴的繁體字:
丙穴的繁體字是「並穴」。在繁體字中,「並」字與「丙」字的音近形似,隻是在字形上有所差異。
古時候的丙穴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書寫中,丙穴的寫法并沒有特别大的改變,基本上與現代漢字相同。然而,古代漢字的字體有時與現代有所區别。
丙穴的例句:
在中醫的理論中,按摩丙穴可以幫助舒緩胃部不適。
針灸丙穴可以緩解肝氣不順引起的脾胃郁悶。
丙穴的組詞:
丙穴并沒有以它為主體的組詞,但它可以與其他穴位名詞組合成諸如丙穴、足三裡等詞語。
丙穴的近義詞:
丙穴的近義詞包括房室穴、足三裡等脾經上的其他穴位。
丙穴的反義詞:
由于丙穴是一個具體的穴位名詞,反義詞并無所指。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