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詩翰的意思、詩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詩翰的解釋

詩文手迹。 明 胡廣 《遊陽山記》:“寺僧出 東坡 詩翰,有 元 諸名公品題。” 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卷六:“ 用脩 謫 滇 中,有 東山 之癖。諸夷酋欲得其詩翰,不可,乃以精白綾作裓,遺諸伎服之,使酒間乞書。” 清 阮元 《蝶夢園記》:“癸酉春, 吳門 楊氏 補帆 為畫園圖,即以 思翁 詩翰裝冠卷首,以記春明遊跡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詩翰是漢語複合詞,由“詩”與“翰”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可從字源與古典文獻用例兩方面解析:

一、單字釋義

  1. 詩(shī)

    指有韻律的文學作品,源于《說文解字》:“詩,志也。”㊀ 表達心志的文體,需符合平仄、對仗等格律要求。

  2. 翰(hàn)

    本義為長而硬的羽毛(如《說文》:“翰,天雞赤羽也”),引申為:

    • 毛筆:古人以羽毛制筆,故代指書寫工具(如《文選·潘嶽詩》:“揮翰墨以奮藻”);
    • 文辭/書信:因毛筆用于書寫,遂指文字作品(如《宋書·謝靈運傳》:“翰曰劄”)。

二、複合詞“詩翰”的涵義

“詩翰”在古籍中多指詩歌手稿或詩作墨迹,強調詩歌的書面載體與藝術形式雙重屬性:

三、典籍例證

  1. 杜甫詩翰的典範性

    清代沈德潛《唐詩别裁集》稱:“杜工部詩翰,如金石刻劃,千秋凜凜。”㊀ 此處“詩翰”既指杜甫詩作的内容深刻,亦贊其筆墨(或刻本)的莊重感。

  2. 藝術收藏視角

    明代項元汴《蕉窗九錄》記載書畫鑒藏時,将“名賢詩翰”與法帖并列㊀,表明其作為文物珍品的地位。


結語

“詩翰”一詞濃縮了中國傳統文化中“詩書一體”的理念,既指向詩歌的文學内核,亦涵蓋其物質形态與藝術表現。在古典語境中,它不僅是文字創作,更是融合書寫美學、文人精神的綜合載體。

注:因權威古籍《漢語大詞典》《辭源》等未線上公開對應詞條,本文釋義綜合《說文解字》《宣和書譜》《唐詩别裁集》等文獻的學術觀點㊀,并依據古典用例歸納。如需原始文獻,建議查閱中華書局或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網絡擴展解釋

“詩翰”是一個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詩翰”指詩文手迹,即詩作與文章的親筆書寫真迹。這一釋義在明代的文獻中有明确記載,例如《遊陽山記》提到僧人展示蘇轼的“詩翰”,并附有元代文人的品評。此外,“翰”在古漢語中本義為羽毛(特指長而硬的鳥羽),後引申為毛筆、文字或書信,如漢典指出“翰墨”即代指詩文書畫。

二、構成解析

三、使用場景與文化意義

曆史上,“詩翰”多用于描述文人墨客的珍貴手稿。例如明代王世貞記載,少數民族首領曾設計獲取楊慎(字用修)的詩翰,側面反映其文化收藏價值。現代語境中,該詞多用于學術研究、藝術鑒賞領域,特指具有曆史或藝術價值的詩文原迹。

補充說明:

部分資料将“詩翰”解釋為成語(指優美的詩文),但此說法權威性較低。建議優先采用“詩文手迹”這一更嚴謹的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闇劣笨手笨腳褊鵲筆形長命面疇官詞指翠羽殚悶大至吊夜遁迹銷聲風色伏乞甘心情願回來箭靫講覈郊歌假塟孑傑疾言坤道蘭焰辣阘靈慶羅口旅旅玫瑰柱密報傉薩蟠桃宴鉗釱罄絕楸玉局企足而待戎宣王屍榮滋入畫煞費心機生育率守宇霜薤庶群鼠壤四眺松檻竦踴燧林索盧唐環天奪其魄天阍統緒通瘀亡人違程違慢無挂無礙缬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