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膳部的意思、膳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膳部的解釋

古官署名。掌祭器、牲豆、酒膳及藏冰等事。《周禮·天官》冢宰之屬有膳夫、淩人二職。 晉 有左右士曹, 北齊 改左士為膳部郎。 唐 設膳部郎中、員外郎,屬禮部。 明 改膳部為精膳司。 清 末始廢。 宋 高承 《事物紀原·三省綱轄·膳部》:“即 周 官膳夫也, 晉 有左右士曹, 北齊 曰膳部。”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膳部是中國古代官署名,主要職責與祭祀、宮廷飲食及物資管理相關,其曆史沿革如下:

一、核心職責

  1. 祭祀管理:掌管祭器、牲豆(祭祀用牲畜和禮器)、酒膳等祭祀物資。
  2. 宮廷飲食:負責皇室膳食供應及宴會籌備。
  3. 藏冰事務:管理冰窖,為宮廷提供夏季用冰(古代重要物資)。

二、曆史演變

  1. 起源:周代設“膳夫”“淩人”官職,分掌飲食與藏冰,為膳部雛形。
  2. 晉至北齊:晉代設左右士曹,北齊改稱“膳部郎”。
  3. 唐代定型:隸屬禮部,設郎中、員外郎等職,職能規範化。
  4. 明清變革:明代更名為“精膳司”,清末隨舊制廢除。

補充說明
膳部職能反映了古代“禮食合一”的傳統,将飲食管理與祭祀、禮儀緊密結合。其藏冰職責亦體現古代對食物保鮮和季節物資調控的重視。

網絡擴展解釋二

膳部的含義

《膳部》是一個漢字,它的含義是指與“飯食”相關的事物。

膳部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膳部的部首是肉部,也可以是丹部。它的組成部分是“⺼”(肉部分)和“彡”(丹部分),總共有15個筆畫。

膳部的來源

膳部的來源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時期的象形字。它表示了一個食物下垂的形狀,以及人們吃飯時使用的器具。

膳部的繁體字

膳部的繁體字為「饍」。它在字形上與簡體字相似,隻是在一些筆畫的書寫方式上稍有不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膳部的寫法與現代略有差異。它的字形中間的“彡”部分是“⺼”字寫成的,上方則是一個表示食物的象形字符。

膳部的例句

1. 我今天吃了一頓美味的膳食。

2. 這家餐館的膳食品質非常好。

膳部的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
膳食、膳風、膳費、膳宿。

近義詞:
餐、食、飯。

反義詞:
饑、餓。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