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誕章的意思、誕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誕章的解釋

(1).指國家大6*法。 漢 揚雄 《<法言>序》:“降 周 迄 孔 ,成于王道。然後誕章乖離,諸子圖徽。”《漢書·叙傳下》:“國之誕章,博載其路。” 顔師古 注:“誕,大也。謂憲章之大者,故廣載之。”

(2).猶巨著。 唐 權德輿 《太傅岐國公杜公墓志銘》序:“著《通典》二百篇,誕章閎議,錯綜古今,經代立言之旨備焉。”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誕章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誕章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詞彙,其含義可從字源、古典文獻及現代用法三個層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字義拆解

    “誕”本義含“大、廣闊”或“虛妄、放縱”的雙重傾向(如《爾雅·釋诂》:“誕,大也”);“章”指典章制度或文采篇章(《說文解字》:“章,樂竟為一章”)。組合後引申為宏大的典章制度或非常規的著述,隱含突破常規的創造性特質。

  2. 權威詞典定義

    據《漢語大詞典》收錄,“誕章”有兩重核心義項:

    • 治國大法:指國家重要的典章制度,如班固《漢書·叙傳》雲:“國之誕章,博哉其弗可及已。”
    • 巨著傑作:特指體系宏大、内容超凡的著作,如元代王恽《玉堂嘉話》稱《資治通鑒》為“帝王之誕章”。

二、典源考據

該詞最早見于東漢史學家班固《漢書·叙傳下》:

“誕章厥誼,以左右後昆。”

此處贊頌周代禮法制度(誕章)為後世樹立典範,強調其作為治國綱領的權威性。

三、現代語義延伸

在現代漢語中,“誕章”的使用趨于書面化與修辭化:


參考文獻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線上版
  2. 《漢書·叙傳》(中華書局點校本)
  3. 《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線上檢索庫

網絡擴展解釋

“誕章”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含義

指官方發布的正式文件或公告,尤其特指由皇帝或政府機構頒布的重要文書。這類文件通常具有法律或行政效力,用于公示重大政策或決策。
例句:政府發布了一份重要的誕章,宣布了新的稅收政策。


二、引申含義

  1. 國家大法或憲章
    在曆史文獻中,“誕章”常指代國家根本性法律或宏大的規章制度。例如《漢書》中提到“國之誕章,博載其路”,意為國家的重大法規廣泛記載于典籍之中。

  2. 巨著或重要學術著作
    唐代權德輿在《太傅岐國公杜公墓志銘》中稱《通典》為“誕章閎議”,強調其作為宏偉著作的地位。


使用注意

如需更詳細的古典文獻引用或例證,可參考《漢書》《法言》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奧克蘭群島斒斓薄明長矛赤畿傳狀觸搏楚榭村服大厎大鹿打野呵對食枋臣肥逸鋒犯封識封祝輔世長民管教鬼車阖攏箕帚之使空寥阃令臘鼓來者不善,善者不來浪漫谛克鍊意黎戶蔺相如流宕忘反柳子戲輪日馬兜鈴滿臉春風貌寝迷留鳥革翬飛暖流偶而捧日營憑河潛戢然不若而山嶝山漏生曉失之交臂孰湖司農竦削雖説田父野叟投心屯劄饷生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