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rol and teach;subject sb. to discipline] 管束、教導
閨女大了咱管不了,就去請區長替咱們管教管教!——《小二黑結婚》
(1).亦作“ 管交 ”、“ 管叫 ”。定使;管保。 宋 周邦彥 《蝶戀花·詠柳》詞:“拟插芳條須滿首,管交風味還依舊。”一本作“ 管教 ”。 元 石德玉 《曲江池》第四折:“你父子們有甚不相和,倒着俺定奪,管教你一家完美笑呵呵。”《警世通言·趙太祖千裡送京娘》:“小娘子休要悲傷,萬事有 趙某 在此,管教你重回故土,再見爹娘。”《說唐》第四七回:“ 武周 手下有一人,姓 劉 名 文靜 ,官拜兵部尚書,他心向主公久矣,待臣修書一封與他,管叫将 劉武周 首級來獻。”
(2).約束教導。《紅樓夢》第一一七回:“姐兒心裡也明白,隻是性氣比他娘還剛硬些,求太太時常管教管教他。” 清 恽敬 《與二小姐》:“ 方官 信意胡行,而 子由 又極力管教,吾以為 方官 本無知,不可責之太急也。” 柳青 《創業史》第一部第三十章:“多年的******媽媽,想起沒了男人,自己管教不住閨女,哭了一場, 改霞 又心軟了。”
“管教”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實施場景
古義補充
在宋元時期,“管教”曾表示“管保、定使”,如《警世通言》中“管教你重回故土”,帶有承諾或保證的意味,但此用法現代已少見。
引申含義
在道德或宗教語境中,強調通過立規矩、樹榜樣來引導行為規範,如“管教是收攏放蕩之心,培養悔改與好行為”。
總結
該詞核心是“約束與教導”,既可用于日常教育(如家庭、學校),也可指司法管理職能,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側重點。
管教是一個雙音節詞彙,意思是教育、管理、約束等。它的拆分部首為竹(⺮)和言(讠),總共有10個筆畫。下面将介紹它的來源、繁體書寫、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管教一詞最早見于《周易·系辭》:“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甯靜無以緻遠。”其中的“甯靜”即可理解為管教,指的是約束自己的行為和情緒,以達到内在修養、道德覺悟的狀态。後來,管教逐漸擴展為對他人的教育、管理和約束。
在繁體字中,管教的寫法為「管教」,沒有改變原詞意義的基礎上,對字形進行了微調。
古時候,管教的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沒有太大差異。
1. 教育是一種管教的過程,旨在引導孩子成為有責任感和良好品德的人。
2. 父母對孩子進行適當的管教是培養他們自律和規矩的重要手段。
1. 行為管教:對個人的行為進行教育和約束。
2. 學校管教:學校對學生進行紀律管理、道德教育等。
1. 教導:指對人進行指導和啟發,以幫助他們學習和成長。
2. 管理:強調對人或事物的組織和控制,目的是實現特定目标。
放任:指對人或事物不加約束、不進行幹預或控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