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竦削的意思、竦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竦削的解釋

直立貌。 唐 李商隱 《李肱所遺畫松詩書兩紙得四十韻》:“竦削正稠直,婀娜旋敷峯。”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竦削"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形容山勢或物體形态的陡峭、高聳且如刀削般險峻的樣子。它帶有強烈的視覺沖擊感和文學描繪色彩,常見于古典文學作品中對自然景觀的刻畫。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 字義分解

  1. 竦 (sǒng):
    • 本義為伸長脖子、提起腳跟站立,表示恭敬或企盼(《說文解字》:敬也)。
    • 引申義為高聳、聳立(《玉篇》:上也,高也)。這是“竦削”一詞中采用的含義,強調物體向上挺拔、高而直立的姿态。來源:《說文解字》、《玉篇》。
  2. 削 (xuē):
    • 本義指用刀斜着切去物體表層(《說文解字》:鞞也。一曰析也)。
    • 引申義為陡峭、如刀削過般平直或銳利(《廣雅·釋诂》:削,減也。此處引申指形态的陡減)。在“竦削”中,形容山崖或物體側面陡直、險峻,仿佛被巨大的刀斧劈削而成。來源:《說文解字》、《廣雅》。

二、 合成詞義

三、 用法與語境

四、 近義詞與辨析

五、 總結

“竦削”是一個極具畫面感的漢語形容詞,專用于描繪那些高聳入雲、壁立千仞、陡峭如削的山峰、崖壁或類似形态的物體。它融合了“竦”的挺拔高聳和“削”的陡直險峻,在文學作品中能生動地傳達出自然造物的雄奇險絕之美。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不高,主要保留在書面語和文學創作中。來源:綜合《現代漢語詞典》、《古漢語常用字字典》釋義及語用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

“竦削”是一個漢語詞彙,其詳細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構成分析

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典文學或書面語中,描述自然景觀或具有類似形态的事物。例如:“山崖竦削,雲霧缭繞其間。”


若需進一步探究該詞在古詩詞中的具體用法,可參考《李商隱詩集》相關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柏椁寶帛跋識陂埭抄示愁惛川靈達濟淡悠悠德垣宮地帶敦牂公參顧姑滾雜故我依然寒素衡栿荷繦薨奄楛耘傷歲建安骨教齡交嘴堲讒齎勑汲汲皇皇京闱珂珬昆娣烈野鏧鏧龍施巒岚媚寝暖房平均工資破零三亂惬素歧嶷绮席七言律缺雨曲議傷害閃忽沈墊聲阻駷飛夙就索絶太蔟同品托産灣澴無所畏忌現職撷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