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貌侵 ”。狀貌丑陋短小。或以為謂狀貌不揚。《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武安 者,貌侵,生貴甚。” 司馬貞 索隱:“ 服虔 雲:‘侵,短小也。’……又 孔文祥 :‘侵,丑惡也。’”《三國志·魏志·王粲傳》:“ 表 以 粲 貌寝而體弱,通侻,不甚重也。” 裴松之 注:“貌寝,謂貌負其實也。”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集·貶誤》:“今人謂丑為貌寝,誤矣。《魏志》曰:‘ 劉表 以 王粲 貌寝,體通侻,不甚重之。’……註雲:‘寝,貌不足也。’”《續資治通鑒·宋理宗紹定五年》:“ 齊克紳 ,本 河中 射糧軍子弟也,貌寝而膂力過人。”《明史·李瑾傳》:“兄 璉 以貌寝,不得嗣。”
“貌寝”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mào qǐn,主要用于形容人的外貌或體态特征。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該詞意為“狀貌丑陋短小”或“狀貌不揚”,既可指容貌不佳,也可指身材矮小。部分古籍中,“貌寝”也寫作“貌侵”,其中“侵”有“短小”“丑惡”之意。
古籍出處與用法
曆史人物實例
史書記載,左思(西晉文學家)“貌寝,口讷,而辭藻壯麗”,紀曉岚也被描述為“貌寝短視”,均以才華彌補外貌不足。
近義詞
常見近義詞包括“寝陋”“丑陋”。
“貌寝”多用于文獻中對人物外貌的客觀描述,強調外在缺陷,但常與内在才華形成對比,體現古人“不以貌取人”的觀念。
《貌寝》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似睡眠。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其中“貌”表示外貌或表象,“寝”表示睡眠。因此,《貌寝》可以理解為外貌看起來像在睡眠。
《貌寝》的部首是“⺺”(身部),根據康熙字典,它的總筆畫數為10。
《貌寝》一詞源自于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紅樓夢》。通常指女性在外表上裝睡或裝熟睡的狀态。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會有一些變化。據考證,《貌寝》在古代的寫法為「貌㫃」。這種寫法相對于現代漢字來說,更加古樸和獨特。
1. 她閉着眼睛,一副《貌寝》的姿态,讓人難以捉摸她的真實想法。
2. 他裝出一副《貌寝》的樣子,騙過了所有人。
1. 睡眠:表示人類或動物在休息期間的狀态。
2. 臉貌:表示人的外貌或面部表情。
3. 裝睡:故意擺出一副睡眠的樣子。
1. 裝瞌睡:意為故意裝成瞌睡的狀态。
2. 裝模作樣:意為故意做出一副某種狀态或行為。
3. 矇眬:指眼睛迷迷糊糊的樣子。
1. 真睡眠:意為真正的睡眠狀态。
2. 清醒:表示沒有睡眠或完全清醒的狀态。
3. 目眥欲裂:形容非常覺醒或擁有很高的警覺性。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