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霄路的意思、丹霄路的詳細解釋
丹霄路的解釋
去京都的路。 唐 劉長卿 《送沉少府之任淮南》詩:“相期丹霄路,遙聽清風頌。” 唐 皮日休 《陪江西裴公遊襄州延慶寺》詩:“丹霄路上歇征輪,勝地偷閒一日身。”
詞語分解
- 丹的解釋 丹 ā 紅色:丹砂(朱砂)。丹桂(觀賞植物,花為橘紅色)。丹心碧血(赤誠的忠心,珍貴的熱血)。丹青。 依成方制成的顆粒狀或************中藥:丸散膏丹。 姓。 筆畫數:; 部首:丿; 筆順編號:
- 霄路的解釋 .指高山上的小路。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抗北頂以葺館,瞰南峯以啟軒”自注:“南悉連嶺疊鄣,青翠相接,雲煙霄路,殆無倪際。”.雲中之路,上天之路。 南朝 梁 沉約 《為柳兖州世隆上舊宮
專業解析
"丹霄路"是一個具有文學色彩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從字面義和引申義兩個層面理解:
-
字面義:
- 丹霄: 指紅色的雲霄、天空的高處。其中,“丹”意為紅色,“霄”指雲氣、高空。該詞常用來形容極高、絢麗的天空景象。例如《文選·謝朓〈始出尚書省〉詩》有“青精翼紫軑,黃旗映朱邸。還覩司隸章,複見東都禮。中區鹹已泰,輕生諒昭灑。趨事辭宮阙,載筆陪旌棨。邑裡向疏蕪,寒流自清泚。衰柳尚沉沉,凝露方泥泥。零淚誰為盡,徒勞惜衿袂。撫襟悼寂寞,恍然若有失。嚴城遂不啟,峻坂回無極。馳晖不可接,何況隔兩鄉?風雲有鳥路,江漢限無梁。常恐鷹隼擊,時菊委嚴霜。寄言罻羅者,寥廓已高翔。”句,李善注引《淮南子》曰:“丹霄之台。”後多用以指天空高處。
- 路: 指道路、途徑。
- 合義: 字面上指“通向紅色雲霄的道路”或“天空中的道路”。這是一種富有詩意的想象,描繪一條通往高遠天際的路徑。
-
引申義(更常用):
- 由于“丹霄”象征着高遠、尊貴、顯赫的境地(常與仙界、天庭或至高無上的地位相聯繫),因此“丹霄路”主要用來比喻通往顯貴地位、遠大前程或理想境界的途徑。
- 這個引申義常用于文學作品中,特别是詩詞,表達對仕途通達、功成名就的期許,或對超凡脫俗境界的向往。例如,唐代詩人許渾在《送人之任邛州》中寫道:“群童竹馬交迎日,二老蘭觞初見時。黃卷新書芸委積,青山舊路菊離披。挂帆遠色外,驚浪滿吳楚。久陰蛟螭出,寇盜複幾許?空留玉帳術,愁殺錦城人。閣道通丹地,江潭隱白蘋。那堪遠離别,況複歲将新。更上高台望,行行隔煙樹。”,其中“丹地”常與“丹霄”意境相通,指顯貴之地。
- 它常與“青雲路”含義相近,都指通向高官顯爵或遠大前程的道路。
“丹霄路”一詞,本義指通往高天雲霄的路徑,引申義則着重比喻通往顯貴地位、輝煌前程或崇高理想境界的途徑。其核心意象在于“高遠”與“顯達”,蘊含着對美好前途的追求和向往。
引用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 對“丹霄”一詞的釋義及書證引用。
- 《文選》(蕭統編) - 謝朓詩及李善注中關于“丹霄”的早期用例。
- 許渾《送人之任邛州》詩 - 體現“丹地/丹霄”在唐詩中象征顯達的用法。
網絡擴展解釋
“丹霄路”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解釋:
一、主要含義:通往京都的道路
這一解釋來源于唐代詩詞的引用,如:
- 劉長卿《送沉少府之任淮南》中“相期丹霄路,遙聽清風頌”;
- 皮日休《陪江西裴公遊襄州延慶寺》中“丹霄路上歇征輪,勝地偷閒一日身”。
此處“丹霄”喻指京都的顯赫地位,“路”則指仕途或進京的路徑,常用于表達對仕途的期許或進京的旅程。
二、引申含義:險峻的山路
部分詞典(如)提到“丹霄路”可形容崇山峻嶺的險峻道路,其中“丹霄”指高山上的紅霞,強調道路的艱險。但這一用法在古籍中較少見,可能為現代擴展釋義。
補充說明
- 詞源結構:“丹”指紅色(如丹砂、丹霞),“霄”意為天空或雲氣,組合後常象征高遠、顯赫之地。
- 使用場景:多用于古典文學,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全唐詩》或古代地理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拜寵白翳躃躃布谷常儀寵接楚雪辭歸次事防口紛若趕不及高放共存亡官本龜紋浩皛呵卵脬環合護封齎糧藉寇金聲玉潤進退履繩進馭羁屑爵列鈞弦亢暵寇虣遼參臨難不避賣題蒙瞳暮景殘光内律怒斥棚長抨彈牆角凄風楚雨曲終奏雅肉丸子軟翁鞋折屐仕家世眼瘦骨梭棱耍貨韬照通驿頭敵湍駃兔死狐悲丸粒僞議武節小年下下舍攜家帶口協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