齎糧藉寇的意思、齎糧藉寇的詳細解釋
齎糧藉寇的解釋
語本古諺“齎盜糧,借(或作藉)賊(或作寇)兵”。 清 夏燮 《中西紀事·天津新議續議》:“是國家正供之入,適足為齎糧藉寇之資。”參見“ 齎盜糧 ”。
詞語分解
- 齎的解釋 齎 í 同“赍”。 筆畫數:; 部首:齊; 筆順編號:
- 寇的解釋 寇 ò 盜匪,侵略者,亦指敵人:盜寇。賊寇。 侵略者來侵犯:寇邊。 姓。 筆畫數:; 部首:宀;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齎糧藉寇”(也寫作“赍糧藉寇”)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指在戰争中利用敵人的物資(如糧食、兵器)來供應己方,但實際效果可能適得其反,反而幫助了敵人或壞人。
詳細解釋
-
詞源與結構
- 齎/赍(jī):意為“資助、供給”。
- 糧(liáng):指軍糧等物資。
- 藉(jiè):同“借”,借助。
- 寇(kòu):指敵人或盜賊。
字面含義為“用敵人的糧食資助己方”,但實際暗含“間接助敵”的負面效果。
-
出處與典故
出自《荀子·大略》:“非其人而教之,赍盜糧,借賊兵也。”
意為:将糧食送給盜賊,兵器借給敵人,比喻錯誤地幫助了對手。
-
引申意義
現代多用于批評不明智的行為,例如:
- 因短視而支持潛在對手;
- 資源分配不當導緻反被利用。
用法與示例
- 語法功能: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 例句:
清代夏燮《中西紀事》提到:“國家正供之入,適足為赍糧藉寇之資。”
近義詞
注:該成語的異體字寫法(齎/赍)和讀音需注意,避免混淆。
網絡擴展解釋二
《齎糧藉寇》這個詞源于中國的古代典籍《戰國策》中的一則故事。它的意思是“給敵人糧食作為賄賂”,總結起來就是用自己的資源來供養敵人。這個詞比喻出賣自己的利益以求暫時的平安,形容為止短見、差勁的行為。
接下來,讓我們來拆分一下《齎糧藉寇》這個詞的部首和筆畫。其中,“齎”字是以“齒”旁作為部首,它的總筆畫數為22畫;“糧”字是以“米”旁作為部首,它的總筆畫數為11畫;“藉”字是以“艸”旁作為部首,它的總筆畫數為17畫;“寇”字是以“宀”旁作為部首,它的總筆畫數為10畫。
這個詞的繁體字寫法是「齌糧藉寇」。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會有所不同。例如,“齎”字在古代的寫法中,它的表現形式不再有“糗字旁”,而改為了一把“刀”,表示刀具盛載之義;“糧”字在古代的寫法中,它的表現形式是一個“米”字寫在一個“豎彎”的形狀中;“藉”字在古代的寫法中,它的表現形式是一個“簡”字放在“采”字的上方,表示采用簡單的方法;“寇”字在古代的寫法中,它的表現形式是一個“宀”字寫在一個“亢”字的上方,表示一個人在房中發怒。
以下是該詞的一些例句:
1. 使用特權齎糧藉寇,隻會讓局勢更加惡化。
2. 政府不應該選擇齎糧藉寇的方式來維持和平。
3. 有些企業為了保住利益,屈服于齎糧藉寇的策略。
與《齎糧藉寇》相關的組詞有:齎食、齎物、齎糧、齎貢。近義詞包括:供養敵人、用財物附和敵人、賄賂敵人。反義詞是:堅守原則、抵禦外敵、捍衛利益。這些詞彙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齎糧藉寇》這個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