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官府刻印或收藏的書本。 唐 張懷瓘 《書斷·二王真跡》:“ 開元 十六年五月,内出二 王 真跡……其中古本,亦有是 梁 隋 官本者。” 曹士冕 《法帖譜系·淳化法帖叙說》引 宋 歐陽修 《集古錄》:“至予集錄古文,不敢輒以官本參入私集。”
(2).官府向民戶貸款所用的本錢。《舊唐書·玄宗紀上》:“九月,先是高戶捉官本錢;乙卯,禦史大夫 李朝隱 奏請薄稅百姓一年租錢充,依舊高戶及典正等捉,隨月收利,供官人稅錢。”《新唐書·食貨志五》:“初,捉錢者私增公廨本,以防耗失,而富人乘以為姦,可督者私之,外以逋官錢迫蹙閭裡,民不堪其擾。禦史中丞 崔從 奏增錢者不得踰官本。”
“官本”一詞在漢語詞典中主要具有以下含義:
官方刻印的書籍版本:指由官府機構刻印和出版的書籍,常見于中國古代文獻中。這類版本通常具有較高的權威性和準确性,因為由官方監督制作,用于傳播官方文獻或經典著作。例如,在明清時期,官府刻印的書籍被稱為“官刻本”,以區别于民間私刻版本。
官方資本或公款:在曆史經濟語境中,“官本”指代官府的資金或公款,用于國家財政運作或公共事務。這一含義源于古代文獻,如唐代的財政記錄中,“官本錢”指官府借貸或投資的資本。
引用參考:《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出版)。
“官本”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成語含義(官員的本分與職責)
曆史與文獻中的其他含義
提示:若需進一步區分“官本”與“官本位”,後者指以官職高低衡量社會地位的價值觀(),與“官本”含義不同。
卬貴柏舟之節闆齒賓故乘舋車生耳觸地號天醇甿打奪盜獄點金乏術點施迩續發節沸反連天服服貼貼告詞官親貴壤詭人黃鶴醉翁火見鑒奧绛引谏屍謗屠肩窩肌隔舉薦君子仇空帛卯困模枋墨辟念咎排奪偏國破謎兒七景七留七林輕冰啟颡區理驅暑散心竦峙素章田壄添增抟鵬推誠布公杔栌歪七竪八望道望杏偉略無線電話孝廉方正笑呀協正心煩意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