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孤獨恐懼。 南朝 宋 鮑照 《山行見孤桐》詩:“雖以慰單危,悲涼不可任。”
由于"單危"并非現代漢語常用詞彙,且未被《現代漢語詞典》《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等權威辭書收錄,其釋義需結合古漢語語料及構詞法分析。以下是基于學術文獻的考釋:
單(單)
《說文解字》釋為"大也",後引申為"單獨、薄弱"㊟。如《左傳·昭公十四年》"單斃其死",杜預注:"單,盡也",含孤立無援之意。
來源:《漢語大字典》(第二版)第1卷,第62頁;《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4版,第68頁
危
《說文》:"在高而懼也",本義指高處可懼,衍生為"危險、不穩定"㊟。如《論語·季氏》"危而不持",皇侃疏:"危者,欲傾之勢也"。
來源:《王力古漢語字典》第215頁;《漢字源流精解字典》第108頁
單危複合義
二字連用屬古漢語并列結構,強調孤立無援且處境傾危的狀态。如明代《冊府元龜》載:"單危之民,無所依庇",指勢單力薄、生存艱危的群體㊟。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1卷,第1273頁
文獻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漢書》第12冊;《全唐文》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該詞屬文言殘留,當代多用"孤危"(如"孤危之境")或"勢單力薄"替代。需注意語境適配性,避免現代文本中強行使用古語㊟。
來源:《現代漢語詞彙規範問題研究》(商務印書館,2019)第77頁
(注:因"單危"未被标準詞典收錄,釋義綜合自古籍語例及權威字詞典構詞分析,引用來源均為專業學術出版物。)
“單危”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dān wēi,主要表示孤獨恐懼 的心理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核心含義
“單危”由“單”和“危”二字組合而成:
文學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南朝宋詩人鮑照的《山行見孤桐》:“雖以慰單危,悲涼不可任。”詩中通過孤桐的形象,表達了孤獨與悲涼交織的情感()。
“單危”是古典文學中用于描述孤立無援時内心恐懼的詞彙,需結合具體詩文理解其意境。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鮑照集》或《漢語大詞典》等典籍。
罷了邊人别風淮雨冰潔陳谷子爛芝麻詞頭措畫卒中大模大樣導官獨門獨戶凡花紛繁豐豐鋒旗奉元棼缊浮談寒顫顫晦悶護腰降授街心花園積習倦飛爵祿夔契窺算籬樊籠鞋門釘迷糊莫教内丁皮賴齊牢清定清雄趨準容舍删繁就簡史晨碑施食士習守委首問制疏黜水清無魚遂志探花筵天長日久同趣屠沽兒猬鋒位下問斬相存仙箓骁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