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連七紙的意思、連七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連七紙的解釋

連史紙的一種。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内臣職掌紀略》:“凡禁地有異言異服及喧嚷犯禁者,得詰而責之,事大則開具連七紙手本,名曰事件,禀司禮監奏處。”亦省作“ 連七 ”。 明 屠隆 《考槃馀事·紙箋·國朝紙》:“ 永樂 中, 江西 西山 置官局造紙,最厚大而好者曰連七、曰觀音紙。” 清 蒲松齡 《日用俗字·紙紮章》:“箋印蠟花為繡緞,鉑粘連七作金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連七紙是中國傳統手工紙的一種,具有曆史和文化雙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紙張類别

  1. 基本定義
    連七紙是連史紙的分支,屬于竹紙類,因制作時需連續七天七夜加工而得名。其特點是質地厚實、纖維均勻,明代被列為官局造紙的優質産品,與觀音紙齊名。

  2. 曆史與産地
    據明代文獻記載,江西西山在永樂年間設立官辦紙坊,連七紙是當時最受推崇的紙張類型之一,常用于官方文書或重要典籍的抄寫。

二、民俗引申義

在部分地區的喪葬習俗中,“連七紙”被引申為祭祀儀式中使用的紙錢。例如華北某些農村流傳“閨女不燒連七紙”的說法,指女兒不參與“七七四十九天”喪期内逢七的祭拜活動,此類習俗與家族人丁興旺的象征意義相關。

三、其他說明

連史紙本身以細膩、耐保存著稱,而連七紙作為其分支,更強調工藝的連續性。現代因手工造紙式微,連七紙已較少生産,多見于古籍修複或傳統書畫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連七紙

連七紙(lián qī zhǐ),指的是一種用來寫信的特殊紙張。下面将對連七紙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介紹。

拆分部首和筆畫

連七紙的拆分部首為“纟”和“聿”,筆畫總數為12畫。

來源

連七紙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房四寶之一的紙張。在古代,人們常用連七紙來書寫信件或進行文書寫作。

繁體

在繁體字中,連七紙的寫法為「連七紙」。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由于文字演變的原因,連七紙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差異。然而,連七紙作為一種特定的紙張類型,在古代文獻中被頻繁提及。

例句

1.我用連七紙寫了封信給朋友。

2.他将連七紙上的字迹抄錄到書中。

組詞

1.連七連八:形容講話、做事沒有頭緒,零零散散。

2.紙張

3.信件

近義詞

信紙、信箋

反義詞

電子郵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